本报讯 开展企业诚信等级评价、推进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建设、实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办法……去年以来,这些山阳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特有的社会保障工作品牌,为广大职工筑起一道严密的维权防线,也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了职工的心坎上。
“幸亏企业为我们办理了医疗保险,要不我们今后真不知道该咋生活了。”提起前段时间的一场大病,山阳区三耀化工厂工人张传德还是心有余悸。原来,今年春季,张传德不幸患上了脑瘤,正为巨额医疗费压得透不过气时,该局按照医疗保险规定,为他报销医疗费用2.6万元,真是雪中送炭。
在山阳区,像张传德一样由于生病、失业、生育等原因,及时从各类社会保险中受益的群众还有很多。去年以来,为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全区社会保障制度,该局积极做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出台《山阳区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实施办法》,成立了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中心,为新农保的开展提供了政策、组织机构保证。仅去年以来,该局就为6197人办理了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完成全年任务目标的107%;为辖区企业3500人办理了生育保险;办理失业保险6760人,完成全年任务的147%;征缴失业保险费85万元,完成全年任务的340%。
作为我市劳动保障监察“网络化和网格化”试点单位,该区投资100余万元搭建了“两网化”管理服务平台,将街道和社区(村)划分为60个网格,建立了区、街道、社区(村)三级劳动保障监察组织网络,并组织各网格监察员、协管员到辖区用人单位,逐一摸底,建立企业劳动用工电子档案和信息数据库,争取做到基本情况清、劳动合同清、工资支付清、社会保险参保情况清。截至目前,该区利用“两网化”建设平台,共接待举报案、投诉案件131起,立案受理116起、协调解决112起、正在处理4起;支付工人工资245.27万元,涉及人员598人,结案率97%。
为进一步在全区建立良好的建设、生产环境,该局联合公安、工商等部门实施人力资源市场秩序清理整顿专项行动,治理违法单位13家,签订集体劳动合同42家,督促用人单位与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900余份,评选诚信示范单位2家、诚信单位47家、诚信警示单位3家、失信单位2家。
(杜永兵 吴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