颁奖词:把监区当学校,把嫌犯当亲人,在这个净化心灵的空间里,他用火热的胸怀去修复和抚慰那一个个破碎的人生和扭曲的心灵,先后两次荣立个人三等功,一次荣获个人二等功。因为热爱,所以坚守,特殊岗位特殊贡献。他就是市拘留所副所长刘元武。
本报记者 高小豹
有人说他是一位慈爱的兄长,来自内心的关爱能让寒冬充满温暖;有人说他是一位严厉的师长,满怀爱意的责备能让三尺汉子流泪;有人说他是无情的陌生人,出于尊重的冷漠能让人深深地钦佩。他就是今年45岁的刘元武。
2003年,刘元武从部队转业后即到市看守所从事监管工作,2007年11月到市拘留所任副所长至今。多年来,他先后荣立个人二等功一次、个人三等功两次,荣获市优秀人民警察、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用慈爱、严厉和无情表述着自己对特殊园丁的解读。
我们是为人民执法
环境是一种无声的力量。在市拘留所副所长的岗位上,刘元武深深懂得民警的言行有利于潜移默化的教育。
2008年1月2日晚,刘元武正在值班,一派出所民警送来一对被拘的夫妇。经询问得知,两人因殴打他人同时被拘留10天。由于夫妇俩同时被拘留,家中九岁的女儿和六岁的儿子无人照顾。了解到这一情况后,他及时向所领导报告,又经与办案派出所沟通情况,同意其中一人暂缓10天执行。当夫妇俩哽咽着表示感谢时,他平静地说:“我们是为人民执法,拘留人是为了教育人、救治人,而不是惩罚人,更不是惩罚孩子……”
别让我们在这里再见
2009年5月22日傍晚,刘元武正在市拘留所值班,山阳区一派出所送来一名被拘留人员梁某。
“刘所长,在值班呀!”梁某一见到刘元武,就主动上前打招呼。原来,就在半年前,他因盗窃700多元钱被拘留,当时刘元武的谈话教育让他倍感亲切。
刘元武见到梁某,沉着脸严厉地说:“严肃点!”在他心中,最恨“熟人”在这里与他见面,因为他觉得这只能说明自己没有教育好对方。
不理不睬也是尊重
由于拘留所的工作性质,刘元武走在大街上,一些被拘留人员都能一眼认出他来。“当对方看到我的时候,他们就会想起自己在拘留所里那些不太光彩的日子。出于对对方的尊重,我总是装作不认识擦肩而过。”刘元武说,“不过,遇到对方主动打招呼,我也会以微笑回应。”
一些被拘留人员回归社会后,禁不住感慨地说:“刘所长好啊,把我们这些有过错的人当亲人,我们再不好好做人,真是对不起他呀!”
图为刘元武正在对被拘留人员进行谈话教育。 本报记者 高小豹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