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然,看到一篇文章《教师应“懒”些》。文中有这样一句话,“我们的老师太勤了,事事都替学生想好了,因此,学生变得越来越懒,不愿动脑,不愿动手,各种能力都得不到很好的发展。”这句话深深地触动了我,真是“别有一番滋味心头”……
曾几何时,我们常常为自己对学生的尽职尽责而骄傲!曾几何时,我们常常为自己对学生慈母般的关爱而自豪!我们甘做“孺子牛”,我们甘做“保姆”。此时此刻,我不停地反问自己:我们是不是“勤”过了头?我们是不是“出力不讨好”?再看看我们的身边,这样的老师确实不少。我不也是其中的一位吗?在教育教学中,总是不敢大胆放手,事事都怕学生做不好,事事都替学生安排好,总是像对待襁褓中的婴儿一样,小心、细致、周到地呵护着他们;害怕他们出错,害怕他们跌倒,总是小心翼翼地搂着、抱着,不肯撒手。这样做,不是爱他们而是害他们。我们真该好好反省反省了。
一个孩子如果不经过无数次的摔倒怎能学会走路?一个学生如果不给他锻炼的机会又怎能增长才干?许多知识和能力只有让学生亲身实践才能获得。
以后,我们当教师的真该学会“懒”些,凡是学生动脑能想出来的问题老师坚决不去说,凡是学生自己能做的事老师坚决不去做。让学生多动脑、多动手,发展和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让我们学会做个“懒”教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