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今年年初以来,方庄一矿按照焦煤集团开展“精细化管理年”的要求,积极完善精细化管理机制,实施项目带动,推行对标管理,以精细化管理促进了企业跨越发展。
完善机制,做到目标责任精细化。为推进精细化管理,该矿一是建立了“绩效考核体系”。明确各单位的主管指标和协作任务,确定与之相关联的部门为每项指标的考评单位,考核结果与各单位管理人员的绩效工资挂钩,使各单位的管理人员以及员工都明确自己的职责,部门之间的协作和配合变得更加主动和规范有序。二是建立“三级量化考核体系”。充分发挥量化考核对区队、班组考核的导向、约束和指导作用,实现了绩效工资的二次分配,打破了过去“同岗同酬”的分配机制,形成了管理人员“以量计分、以分计资”的收入分配模式。三是推行“内部市场化结算模式”。完善“区队对班组、班组对个人”量化考核细则,明确每位职工的工作内容和标准,做到收入分配上的公平、公正。此举既提高了工作效率,又增加了职工收入,职工工作积极性显著提高。
项目带动,实现过程进度精细化。该矿坚持以项目抓落实,以落实促发展,把安全生产管理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工作立项管理,把任务目标落实到一个个项目上,明确每个项目的工作目标、工作职责、奖罚措施。通过细化标准,使不同岗位的员工按照各自标准操作,减少了工作的盲目性和随意性,避免了由于盲目和随意造成的诸多安全隐患,确保了各项工作快速、高效推进。同时,建立激励机制和责任追究制,调动了广大干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新性。
对标管理,确保工作流程精细化。该矿在“科、队”和“班、组”两个层面上,就安全、质量达标、材料消耗等广泛开展对标管理,选择重点项目,对照标准和标杆,深入查找分析本单位存在的差距与不足,促使他们积极改进现有生产工艺、管理制度和作业流程,挖掘潜力,提高了工作效率,在全矿形成了创先争优的良好局面。掘进队主动把巷道中线偏差从100毫米降到50毫米,机电队、掘修队等主动把电缆吊挂间距缩小,机电科防爆组主动增加设备检查频率,不仅进一步提高了质量标准化水平,而且为安全生产提供了可靠保证。
(李振国 班志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