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赵晓晓) 金黄的麦浪被“大铁甲”吞到肚里,瞬间就拉出了粉碎的秸秆,又吐出了干净的麦粒,这是记者昨日在沁阳市西万镇校尉营村沿山坡地的麦收现场看到的。昨日起,我市三夏机收作业拉开了帷幕。
“今年受天气影响,收割时间比去年推迟了四五天。”该村村民高小闹一边往车上装刚刚收获的小麦一边对记者说,“一切都机械化了,农民种地真是太省心了,俺这三亩二分地一上午不到就收完种完了。”
记者看到,尽管刚刚拉开机收作业的帷幕,但沁阳市农机局已组织了10多台小麦联合收割机到此作业,村民等在地头就有机器前来收割。“今年,我们组织了1000多台小麦联合收割机、4000多台玉米播种机,还协调农机合作社与农户签了订单,确保农民适时收获,颗粒归仓。”该市农机局副局长秦江说。
在作业现场,记者还看到,大型联合收割机在前面“跑”,小型播种机在后面“追”,这种收种结合、随种随收的“一条龙”作业模式受到了广大农民欢迎。该村70岁的村民孙早在这里种了2亩多地。“真是不敢相信,一晌不到收种就能全部结束,太方便了!俺家的活我一个人就干完了,不用三个儿子请假帮忙了。”他笑呵呵地往玉米播种机里添着种子,对三夏变两夏,即夏收、夏种、夏管变夏收种、夏管的作业模式十分满意。
据悉,目前,我市修武县、中站区等沿山坡地也开始了机收作业,三四天后全市机收作业将大面积展开。市县农机部门已经组织5000多台小麦收割机、1万台玉米播种机,经过检修机械、培训农机手等程序,采取农机帮扶、订单作业等措施,通过网络、手机短信等信息发布渠道,做好三夏全程跟踪服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