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日前从财政部门获悉:截至5月底,我市地方财政收入累计完成5.7亿元,占年预算的54.3%,同比增长44%。其中,税收收入完成3.06亿元,同比增收9668万元,税收收入占一般预算收入的比重达到60.1%。提前一个月完成上半年财政预算收入目标,并且前5个月地方财政收入每个月都以超亿元的幅度递增。
我市提前一个月完成今年上半年的财政预算收入。无论是经济增长的迅猛态势,还是项目集聚的磁性效应,我市工业经济在“转型”中积聚的发展潜能都成“几何级”释放。
上项目、上好项目,拉长拉宽产业链条,壮大新兴产业是我市加快工业转型升级、培植税源的有力抓手,一大批涉及新能源、新材料和现代化工的新兴产业上升为市财政收入的主力。第一季度,新能源产业累计完成1856万元,同比增长154.6%;电动车及动力电池产业累计完成1327万元,同比增长111%。
通过调优结构和相关产业的上档升级,百强企业活力迸发,财源的积聚效应进一步扩大。今年一季度,我市百强企业累计缴纳税金1.97亿元,同比增长40.7%。其中,纳税超500万元的企业达到11家,纳税超1000万元的企业达到3家。据估算,年底前我市纳税超千万元企业将达到25家。其中,仅造纸装备及造纸产业一项,今年一季度的纳税额就超过了去年一年的纳税总量,税收同比增长75.4%。
目前,我市总投资208亿元、集中开工的50个项目进展顺利,部分项目年底前就可投产见效;而一期总投资25亿元的现代煤化工项目也正在加紧建设之中;LED光电产业园项目、中电投2×100万千瓦机组项目……一个个极具发展前景的大项目、好项目更为下步发展积聚了能量、卯足了后劲。
(李太昭 耿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