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版:视野·婚育 上一版3  4下一版
各国的“高考”什么样
大力倡树新型婚育文化
焦南街道:上门服务广大母亲
王召乡:提高群众致富能力
图片新闻
图片新闻
大学招收网战精英
学费全免毕业即任军官
多名官员被曝伪造文凭
马村街道:强化药具宣传服务
修武县:情系计生家庭儿童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下一篇4 2011年6月13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各国的“高考”什么样

  英国实习A-LEVEL考试。 (本报资料照片)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6月7日是中国2011年全国高考第一天,933万学子都在这一天接受人生道路上最大的一次考验。其实,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国外,高校入学考试都是必经之路。

  日本:一考定终身

  在儒家传统盛行的东亚国家,“高考”的概念虽然有差别,但“唯有读书高”的文化都是一样的。日本是个“唯学历是举”的社会,个人的社会地位、升职机会、受尊重程度,都是由学历以及所读大学知名度决定的。所以,日本的高考就是日本青年人生命运的一个重要转折点,真可谓是“一考定终身”。日本的名牌大学相当难考,如东京大学、早稻田大学等。能考上东京大学的学生,根本不屑于到英美著名大学留学。如果一个学生考上了名牌大学无疑是鲤鱼跳龙门,家长高兴,在社会上也让人刮目相看。

  日本的考生分为三类:一类是应届高中毕业生;第二类是往届落榜生,在日本被称为“浪人”,一次高考失利称“一浪”,二次失利称“二浪”,三次以上统称“多浪”;第三类是已经升入大学,但由于所在的大学不理想,想再考一个好大学的学生,这类学生被称为“假面浪人”。这些人为能考上理想的大学,想方设法进行补习。日本最有名的代代木教室、河合塾、骏台预备校等,就以擅长收集各种私立、公立大学的考试资料和信息而著名。这些补习班收费很贵,如单科补习就要15万日元,如进入一所好的学校进行全面实习,约需100万日元,其中学费60万日元,杂费40万日元,这相当于普通大学一年的学费,如果再将生活费计算在内,做个“浪人”的代价是极其高昂的。

  韩国:素质更重要

  韩国教育部于2002年初实施新的高考制度。新制度的最大特点是对考试成绩不再计算总分,而将各科目的考试成绩分别打分,然后依据分数段确定各科目的等级以及综合等级。等级划分为9个级别,每年的等级比例根据每年的考生人数确定。

  各大学将根据各科目考试等级、学生手册、面试成绩、专长等情况招收学生。实行等级制后,考生不会像过去那样因差一分或零点几分的差异而落榜。 

  印度:考题看学校

  印度的高考不实行全国性的统考制度,由各大学自选出题考试。全国性大学的入学考试由中央中考委员会主考,各邦大学的入学考试则由各邦主考。各校考试通常都在每年的4月至6月间举行。由于不实行全国统一教育,学生反而有了更多的选择余地。据说有的考生在一个考季内,就参加了20多次入学考试。

  虽然没有统一考试,但印度也是人口大国,为了上大学,考生也面临着很大的压力。由于一分之差,在高考成绩的名册上有可能相差二三十名。因此,在印度也出现了与中国类似的现象,即形形色色的辅导班、辅导中心。在印度的一些大城市里,准备参加高考的应届毕业生,每天凌晨3时就起床,先赶去参加4时的辅导课,然后还要到学校去应付进度很快的日常课程。此外,家长也对学生施加着很大的压力。家长们都认为高考是决定子女今后命运的大事,不惜投入巨资。现在,不光辅导班学费很贵,有些学校的日常费用也让中产阶级家庭感到不堪重负。如此种种,都对学生形成了巨大的精神压力,这在某种程度上扼杀了他们的创造性和灵感。印度舆论十分关心这些情况,一再呼吁要对高考进行改革。

  美国:考题与教材无关

  美国其实并不施行统一的全国大学入学考试,但是对中学生上大学影响最大的考试是“学业能力评估考试”(SAT)和“美国大学测评考试”(ACT)。ACT考试更像一种学科考试,强调考生对课程知识的掌握,与中国的“高考”有相似的地方。

  SAT考试每年要举行7次,考试内容有数学和语文各3个部分,时间为3个小时。虽然听上去也是“高考”的一种,但其实SAT考试的内容与高中教材没有直接的关系,主要是考查学生的逻辑、分析、推理等方面的能力。试题类似于智力题,考试题目也是千奇百怪。比如:“请以下面的句子开头写个故事:‘在多年以后,他想起自己第一次与冰有关的经验……’故事须提及一双袜子、一个纪念碑、一串钥匙、一头家畜和莎翁全集”。由于考试内容天马行空,因此在美国,一些初中生也常常进入SAT考场,用这些智力题“小试牛刀”。

  加拿大:没有考分“硬杠杠”

  与正为了高考而忙碌的中国高中毕业生相比,加拿大的高中生没有“高考”这一概念。当中国考生正在考场中努力答题时,不少加拿大高中毕业生可能已经接到大学的录取通知书了,有些平时学习成绩比较突出的同学,可能会同时收到好几所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正在为选哪所学校而“烦恼”。

  虽然加拿大没有高考,但其实加拿大各大学也都有自己的学生选拔制度。由于加拿大联邦没有专门的教育管理机构,教育的管理由各省政府负责,这就造成了加拿大中小学教育体制的差别,加拿大的大学对各地学生的录取要求也有所不同。因此加拿大虽然没有考分的“硬杠杠”,却有各大学择优录取的“软杠杠”。

  英国:“高考”从高二开始

  在英国,高中二年级学生需要参加普通教育证书高级考试,即A-LEVEL考试。考试课程有英语语言、文学、数学、经济等课程,与中国的高考十分相似。除了刚才说到的这些必修科目之外,学生选修的课目也要考试。考试评分分为8档,即A、B、C、D、E、F、G,最后一档零分用U表示。考生只有在A-LEVEL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才能被一流大学录取。

  在中国,学校往往是越临近考试对考生抓得越紧。但是在A-LEVEL考试的前两周,英国的学校都会放假,让学生回家自己复习,老师也不搞什么猜题或补课等活动,可谓是鲤鱼跳龙门,全都在个人。

  法国:与中国大同小异

  法国可能是有着与中国最为相似的高考制度的欧洲国家之一了。法国高中生进入大学深造的必要条件是首先获得由学校统一颁发的高中毕业证书,然后再参加高中会考。

  为了让各高校提前掌握生源情况,法国高校招生实行预注册,即提前登记志愿,预注册一般在每年三四月间进行。原则上说,所有通过高中会考的考生,均可申请进入大学接受高等教育。但是医学系、牙医系、药学系及技术学院等除外,由于名额有限,这些院校和专业一般采取淘汰制招收大学新生。

  肯尼亚:考期一个月,入学如登天

  与中国不同,非洲国家肯尼亚的高考是安排在10月底举行,考试会一直持续到11月中旬,考生需要参加约22门课程的考试,当然,不是每门都要考,除了必修科目,只需要参加自己选修科目的考试即可。肯尼亚大学录取率非常低,20多万考生参加高考,最终可能只有约1万人能进入公立大学就读。

  国 新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山阳路56号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3924268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