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三阳,又名刘德俊,1909年出生在武陟县西尚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1年初建立了西尚村党支部。
1933年刘三阳组织群众抗粮暴动。1938年和王文有、刘德胜等6人一起参军,转战太行地区。1942年5月,由于与日军激战,和部队失掉联系,暂时返回家乡。
1943年,刘三阳徒步数百里,到鲁西新四军炸弹厂送炸药。同年5月,他任“保长”期间,5次顶回了日伪向群众的派粮款,后被扣押。逃出后,遂参加了八路军44团抗日游击队。
1944年3月,刘三阳任小高区副区长。他提出了“先牵驴(指国民党新乡专员张敬忠,绰号小黑驴),又牵羊(指保安团司令杨义久)”,然后再逮“黄鼠狼”(指皇协军)的战斗口号,深受群众拥护。
刘三阳任副区长期间,他秉公执法,大义灭亲。1945年7月,他的姑表妹夫、伪大队长杨宗洲被俘,经区干队教育释放后,后又投靠敌人,三阳再次将其抓获后,报上级批准,立即予以枪决。1946年6月,他的妹夫赵举敬因通敌被武工队抓获,作为副区长的刘三阳毫不手软,终将赵处决。
1946年10月,国民党反动派向解放区大举进攻,八路军备战上山期间,三阳曾带领区干队多次袭击小高之敌,牵制国民党部队。
1947年2月22日,小高区政府重新成立,三阳任代理区长。盘踞在木栾店之敌惧恨三阳,扬言活捉刘三阳者赏大洋600元;拖来死羊(“羊”即“三阳”)者赏400元。三阳毫不畏惧。
1947年6月19日,武陟县保安团和区杂牌队数百人分四路将小高包围。刘三阳为掩护区干部转移,把敌人引向自己,遂隐藏在地主原肖明家的草屋内。后被告密,敌人将草屋团团围住,企图活捉三阳前去领赏。面对百倍的敌人,刘三阳英勇不屈,与敌人相互射击。敌人恼羞成怒,束手无策,放火烧了草房,但终因寡不敌众,刘三阳壮烈牺牲,时年38岁。
刘三阳牺牲的第二天,武陟县民主政府将出卖三阳的地主婆处以极刑,将其牺牲的小高镇更名为三阳镇,以示纪念。新中国成立后,武陟县人民政府在三阳村修建了刘三阳烈士纪念塔,并确定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让烈士的英名永留人间,让烈士的精神代代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