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赵晓晓)记者从市农机局获悉,截至昨日,全市276.3万亩小麦已基本收割完毕,完成机收小麦面积268万亩,机收率98%;播种玉米181万亩,机播率96%,全市三夏农机生产基本结束。
面对今年三夏生产时间紧、任务重的形势,全市农机部门统筹安排,合理调配,确保了全市夏粮颗粒归仓、秋粮适时播种,顺利完成了三夏农机生产任务。一是强化信息服务,科学调配机车。我市组织参加机收作业的小麦联合收割机6000余台(引进1000余台)、玉米播种机11090台、小麦秸秆粉碎机5101台,其他机械14万余台。作业高峰期间,全市每天参加作业的机械有16万余台,日均收获小麦40余万亩。二是推行订单作业,促进规模生产。今年,全市签订订单作业合同6540份,合同作业面积203.68万亩,订单作业签订率80%。三是搞好保障服务,狠抓安全生产。我市共开展安全检查行动20余次,排查整改安全隐患1254起,检修各类农业机械16余万台,培训农机人员9014人,储备各类农机配件价值1020万元,三夏期间未发生一起安全事故。四是开展爱心帮扶活动,为民排忧解难。全市成立帮扶服务队287个,帮扶困难群众4034户,帮扶面积3.9万亩。五是搞好跨区作业服务,加快机收速度。全市设立跨区机收接待服务站22个,发放跨区作业证2200张。5
昨日傍晚,记者在武陟县嘉应观乡东营村看到,几台收割机正在进行收尾。据悉,经过近半个月的忙碌,我市276.3万亩小麦已基本收割完毕。 本报记者 李英俊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