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药名品有四种,就是山药、地黄、牛膝、菊花。清朝时候怀庆府管辖八县,其中温县、武陟、孟县、沁阳、博爱等县盛产这四种药材,所以叫做“怀药”,又名“怀货”。
自光绪二十年以后,每年有大量怀药运往上海、广州、天津等市场,这自然刺激了生产。据有关资料记载,当时山药每年产量约一百万斤,生地产量约一百五十万斤,牛膝年产量约二十一万斤,菊花年产量约九万斤。
加工及运销情况
怀药加工后,根据各市场的销路,按质量运去出售。山药是挑选又大又肥两头整齐的加工。做成以后,选择好的装箱运往上海、广州、浙江、香港等市场,其次为武汉。好坏都有客人收购。生地在加工以后分支头出售。大约每斤六至八个头,还有十至二十个头, 二十四至四十个头的,其余称小生地,价格低。支头大的多是运往上海、广州、浙江、香港;汉口是支头大小都能销售;天津、济南、西川一律销售次货。牛膝从种植到收获都要经过技术管理和加工。怀牛膝的特点是根部身长肥大,比川牛膝力量大。装箱运往市场以前,挑选肥大的每五至六跟捆成一把,用红棉绳捆,大约一斤左右,这种好货运往上海、广州、等市场,绝大部分销于上海;其它市场销售的是次货。菊花春季载种,秋季成熟收割。收割不能超过霜降;经霜打后就变成粉红色,还得用硫磺熏成白色的才好出售。收割时用剪子把花朵剪下来,焙干晾透,装箱运往销售地点。
牙行
收购时,各产地都有牙行组织,经牙行介绍,双方议价成交,牙行并抽取佣金。怀货庄(收购怀药的生意)去产地收购时,首先的通过牙行的介绍才能收购。其中有几个原因:(1)当时不通过牙行不能成交。(2)牙行的经验丰富,只要一看物品,就能按质议价,买卖双方都听取它的意见。(3)收购人赊欠或价钱未付清的,牙行才可以替收购人承担起来或借支。
怀帮
经营怀药的商人,过去是成帮的,有组织的。他们这个组织焦作怀帮,又名怀货庄。怀帮是怀货庄组成的,怀货庄是怀帮的前身,二者是分不开的。
在旧社会,单个商人是很难做生意的,大吃小,强凌弱,组织起来就会增加力量,少受别人的欺负,这种道理,怀庆属的商人特别是药材商人是深刻体会到的。因此,怀货销售之处都有组织。怀帮是怀庆药材商人全行业负责人经过会议研究,订立帮规而成立的。所有怀庆的药材商都是怀帮的成员。它的成立是为了防止同行业中垄断投机以致抬高价格或烂趸出售,以及假冒产品,破坏本业的声誉。怀药商人赴外省购货者,到目的地时,所有到的自号代表首先向怀帮说明来意,按会内制度,按当地药材多少,货色好坏,价格高低,以代表人数平均分购,不能以字号大小和资金多少为标准。这个办法,防止大商低价多购沾光,小商少买吃亏。
怀庆会馆
怀帮药材发展以后,货到销售地点,堆积如山,行栈存放不了,甚至遭到损失;行栈租费很高,花费亦大,因此由全行业议定,集资建设怀庆会馆,为怀帮商人坐落地址。在旧社会,凡是怀货销售地点都有怀庆会馆。会馆是怀帮的办事机关,它办理全行业销售事宜,按当地当时行情,不得提高或降低价格。有的商号派押货人去码头,有的商号没有派押货人,可以凭书信委托会馆代办。会馆是为怀帮商人服务的,会馆的管事人也就是怀帮的管事人。
会馆的负责人叫会长。正会长一人,副会长二至三人。由全行业选举为人公正有声望者为各处会馆会长。会长之下设会计一人,其它勤杂人员根据当地情况事务繁简雇用若干人。会长及会计之薪金,每年由全行业会议决定,多少不等;勤杂人员则视事情多寡每月发给工资。会馆一切开支,由全行业分摊,一般是按各商号实收的百分之一、二交纳会费,大商号可自动捐助。
怀帮的扩大
加入怀帮的,无论大小商号,都须遵守怀帮规章。违反规章的,经过全行业会议,按情节轻重酌予处罚,情节重的罚其置办会馆内应用家具和建设费用,情节轻的加以批评或令其道歉。
怀帮成立,建设会馆之后,对怀属商人好处极大。举其重要者而言:(1)货物运往市场的运费可向帮内借支,待货物售出后归还。(2)货到销售地点,由会馆负责接收管理,如受到货主委托,价格合宜,也可以替出售并收回货款。(3)货物质量好坏不受行店欺哄,不致贬价出售。(4)货主可委托会馆代购商品。(5)怀帮商人住在会馆,一切方便。(6)办事迅速,往返汇款灵通。因见怀属药材生意日益发展,怀属其他行业商人便纷纷托人要求加入怀帮。以沁阳为例,如杂货、京货、时货等行业也参加了怀帮。他们大部分从上海、广州、汉口、天津等大城市进货,带现款购货有些困难,因此央人介绍,要求将药业在各处售货之款留下,他们在本地交款。他们加入怀帮后,可以长期住在怀庆会馆,免得住客栈。他们对会馆开支自愿募捐。
外省外府的药材商人也有加入怀帮的,他们是因为买卖药材和其他货物,人生地疏,对于货物好坏,价格高低不清楚,甚至有货买不到手或卖不出去,必须取得联系才好办事。他们加入怀帮属于临时性质。会馆有什么开支,由他们自愿捐输。
注:此文原载《河南文史资料》。转载时,经作者同意略有删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