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党报热线 上一版3  4下一版
黄河岸边天地新
我市市政设施排水功能进一步完善
“爱心伞”再次“绽放”28路公交车
毕业生找工作
记住14个网上双选周
夏季常饮生姜红糖水健脾养胃防感冒
第十五期附息国债今日发行
二级建造师执业资格考试25日开考
交 房 公 告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下一篇4 2011年6月16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黄河岸边天地新
——“市民观察团”探访黄河滩区土地整理项目随行记
本报社会新闻采访部集体采写 文/图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你有钱能买到馒头,你有钱能买到米饭。可是,没有了土地,你还能买到吗?”站在黄河岸边一眼望不到边的田畴之上,一个市民代表感叹道。

  在第二十一个全国“土地日”到来之际,本报《党报有约》栏目报道组邀请市政协委员、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在校学生及教育界、工商界等人士组成“市民代表观察团”,走进黄河滩区,实地探访我市黄河滩涂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市民代表参观后一致表示:市国土部门瞄准黄河滩区及早进行土地开发整理,不仅为当地农民带来了实惠,更为我市经济建设赢取了发展空间。

  千年河滩变良田 万亩粮仓今再现

  一片片早种的玉米长势喜人,一棵棵桃树挂满果子,一垄垄山药、地黄、菊花生机盎然,一行行防护林高耸挺拔,一台台大型农机隆隆作响,一条条笔直的混凝土道路纵横交错……当温县黄河滩区一幅幅喜人的农田画卷呈现在市民代表眼前时,大家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昔日黄沙弥漫的荒芜滩涂,何时竟变成如此富饶的农田。

  6月14日上午,“市民代表团”一行踏上了温县温泉镇中张王庄土地开发项目区。“滩区地势虽然较为平坦,但过去路况差、没机井、缺电力,不能满足土地耕作需要。同时,由于没有防风固沙设施,一遇刮风,黄沙漫天。”随行的温县国土资源局工作人员介绍说,“2009年,温县国土部门为治理黄河滩涂,先后投资450.7万元,开发整理土地总面积170.51公顷。”

  “棉花、西瓜、芝麻、苹果、花生……”站在武陟县黄河滩涂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区,市民代表王兰香指着一片又一片绿色农田,大声喊出一处处农作物的名字。她兴奋地说,“真没想到,滩区里竟有这样多的经济作物。”

  正在田里干活的武陟县大虹桥乡西阳昭村农民杨天才高兴地告诉市民代表,他家承包了30多亩黄河滩地,种植了小麦、花生、玉米、牛膝等农作物。土地整理前后变化很大。路修通了,从家里来滩区的时间由过去的一个小时变成现在的十几分钟,农业机械也进出方便,极大方便了农田耕作管理。地里有了机井,粮食产量更是明显提高,小麦产量将从过去的亩产200公斤提高到目前的亩产400公斤以上。

  据了解,我市黄河滩区分布在孟州、温县、武陟3县市的17个乡镇287个村,滩区面积近60万亩,宜耕面积为28万亩。市土地开发整理中心工程科科长黄巍说,武陟县黄河滩涂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共涉及到北郭乡和大虹桥两个乡的13个行政村,总面积为13万亩。工程分为三期,一期完工后新增耕地4.5万亩,目前正在进行二期工程。

  “千年河滩变良田,万亩粮仓今再现,粮粟果药菜豆棉,震惊市民观察团。”市民代表董世坤现场吟咏诗歌,表达着自己心中的喜悦之情。

  水泥道路真平坦 水利设施更齐全

  走过温县、武陟县黄河滩涂土地开发项目区,市民代表普遍感到这些地方都有一个共同的景象:一条条水泥路笔直平坦,一排排电线杆伸向田间,一眼眼机井星罗棋布,一条条沟渠纵横相连……

  “前些年,由于滩区没有硬化道路、缺少水利灌溉等因素的影响,我们在滩区进行农业生产极不方便,往往是全家老小齐上阵,吃住在滩区,就这样管理还跟不上,粮食产量很低,一年到头收入少得可怜。”在武陟县大虹桥乡的黄河滩区,西阳召村正在田里给西瓜浇水的一个村妇说,“现在可好多了,国土部门不仅对滩区土地进行了整理,还修建了道路、水井,现在的庄稼可好种了。”

  在武陟县大虹桥黄河滩区,市民代表了解到,这里一期项目共打机井217眼,埋设PVC灌溉管道118公里。单井出水量每小时30立方米,单井灌溉面积可达90亩。为了确保农业生产用电需求,这里共敷设高压线路8.2公里、低压线路36公里,竖立线杆1300根。

  “通过对黄河滩区综合开发整治,这里已经成了‘田成方、林成网、路相通、渠相连、旱能浇、涝能排’的高效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市国土资源局负责人说。

  市民代表们了解到,温县国土资源局在滩区农田水利工程中打井38眼,建井房38座,安装水泵38台(套),铺设PVC管12360米;电力工程方面,配置了4台变压器,架设低压线6.35千米,新增高压线路0.94千米;道路工程方面,新修水泥道路21400平方米……

  保障耕地农民乐 城市发展天

  地宽

  发展是硬道理。但是在许多城市发展中,都会遇到保护耕地和保障发展的矛盾。

  站在一望无际的黄河滩上,市国土资源局的负责人向市民代表们说,焦作是国家中部崛起战略、中原城市群的重要一员,是国家明确的首批资源枯竭型城市和重点推动转型城市,是全国26个比照实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政策的城市之一,同时还是实施国家粮食安全战略核心区建设的重要城市。

  市民代表们了解,我市土地面积4000.89平方公里,其中耕地总面积19.24万公顷,人均耕地只有0.80亩,低于全省人均1.2亩的平均水平。人多地少、耕地后备资源严重不足、保护耕地红线稳定任务重,是我市的基本市情。近年来,我市经济发展步入快车道,工业化、城镇化步伐明显加快,用地需求量不断增大,建设用地呈逐年递增的态势,每年用地量在700公顷左右。

  保障发展与保护耕地矛盾突出、土地“瓶颈”问题制约明显、稳定粮食生产面积压力大,是我市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经济要发展,占用适当数量的耕地是不可避免的。而开发充足的耕地资源,则是保障发展、稳定“红线”的前提和基础。焦作南临黄河,约有526平方公里的滩区,其中有19.36万亩的宜耕老滩地,地势平坦,土壤结构平衡,土地成分多样,地下水资源充足,通过整理便可成为旱涝保收的高产田、丰产田。

  2007年,我市各有关部门联合对黄河滩涂地进行了深入调研,向市委、市政府提交了《焦作市黄河滩区土地整理规划和实施方案》,提出开发黄河滩区耕地,不仅能使黄河造福人民,而且能为辖区坚守耕地红线提供充足的耕地资源。《方案》先期规划开发13万亩滩涂,建设四大生态农业园区 。

  “我市将开发黄河滩区列为2008年的民生工程,计划开发13万亩,一期、二期计划开发8万亩,目前4.1万亩滩区开发项目已经完成,另有3万亩列入规划设计阶段。”在国土部门工作人员的介绍中,市民代表仿佛看到了一个生机勃勃的新滩区。

  “我市对黄河滩地进行整理,动手早,效果好,通过了国土资源部的验收并得到好评,当地群众也得到实惠,更为我市‘十二五’发展储备了丰富的土地资源,赢取了发展空间,有利于焦作可持续发展。”市国土资源局负责人说。

  但是,市民代表感到还有一些问题需要重视。在查看中,市民代表发现,温县开发整理过的滩涂中,一部分防护林受到破坏,农民试图在林下种植庄稼。河南理工大学土地资源管理硕士研究生陈曦说,在滩区,防护林防风固沙、保湿、改良土壤等的作用不容忽视,为了眼前利益毁林是得不偿失的,有关部门应予以重视,阻止这种杀鸡取卵的行为。

  在武陟县黄河滩区查看一眼机井时,市民代表发现压力罐管道也存在因损坏而无法正常使用的情况。他们说,国家花费巨额资金对滩区土地进行综合整理,出现管理不到位而影响使用的现象令人痛心。希望有关部门拿出应对办法,加强对这些设施的管理保护。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山阳路56号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3924268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