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刘婧 实习生张苗)日前,北京市食品安全办通报,对60种不合格调味面制食品实施按批次全市下架停售,其中有53种出自我省。昨日,记者在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了解到,根据省里安排,即日起,我市紧急在全市范围内开展调味面制食品专项清查行动,发现非法添加的立即移交司法机关,从重、从快惩处。
据市食安办工作人员介绍,此次调味面制食品专项清查行动将以农村、城乡接合部、都市村庄、县域接合部、小作坊密集区、工业园区等为重点区域,以调味面制食品的生产经营场所及外租的厂房、车间、仓库以及城镇临时建筑、出租民房等为重点部位,对辖区内所有的调味面制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和经营单位进行一次拉网式清查。
生产加工环节将重点检查生产加工单位的生产资质、原辅材料采购、生产工艺流程、质量控制等是否合乎规范;食品流通环节将对辖区内所有食品批发市场、食品商场、超市、集贸市场等进行全面清查,重点检查是否落实了索证索票制度、购销台账制度、各种记录是否完整。
在此次专项清查行动中,我市将加大打击惩处力度,对未取得食品生产许可证的企业,一律取缔;对生产许可证过期的企业,一律予以关停。对持有有效生产许可证的调味面制食品生产企业,存在问题较多的,一律停业整顿;凡检测不合格的,一律对库存产品进行封存、销毁,并责令企业进行召回;对销售环节发现的问题产品,一律下架、封存,并责令企业进行召回。发现非法添加的立即移交司法机关,在法定幅度内从重、从快惩处。
同时,我市还将加大责任追究力度,对有失职渎职行为的将依法追究责任;对本地区内较长时间或大范围出现问题食品而未及时查处的,将严肃追究相关负责人的责任;对专项清查行动中走过场、敷衍了事、推诿扯皮的公职人员将从严追究责任,情节严重的依法依纪开除公职,涉嫌徇私舞弊、渎职犯罪的依法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