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你们可真是我的娘家人啊,我都不知道咋说才能表达心里的感谢!”六一前夕,河南理工大学职工李二芳接过学校计生工作人员送来的独生子女户慰问品时激动地说。多年来,该校高度重视利益导向在人口计生工作中的重要作用,认真贯彻落实人口和计划生育奖励、优先、优惠政策,以人为本开展工作,确保了利益导向工作无漏、无重、无误,取得了明显成效。
彰显关怀,情暖人心。该校积极落实有关政策规定,对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的教职工在退休时发放3000元计划生育奖励金,目前已有近百名退休教职工获得了该项奖励;每年拿出专项资金,救助独生子女困难家庭,有力维护了计生家庭的合法权益,形成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兑现政策,增强动力。自2009年3月起,该校根据上级规定,将独生子女父母奖励费由原来的每人每月5元提高到每人每月20元;严格按照《河南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有关规定,兑现教职工婚假、产假、护理假,有效提高了教职工执行计划生育政策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开展慰问访视,提升亲和力。该校将“大爱”精神落实到利益导向实践中去,对实行晚育的女教职工,计生工作人员主动上门慰问,并送去计划生育宣传资料及礼品;对14周岁以下领证的独生子女,每年拿出专项资金,每人发放50元保健费;每年六一和双节期间,为独生子女发放礼品;积极实施出生缺陷干预,组织教职工参加优生检测、婚前体检、优生培训,为教职工发放叶酸,努力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开展特色服务,增强针对性。该校拿出专项资金,定期对女教职工提供包括妇科检查、乳腺检查等项目的妇女病普查服务,去年10月份对已婚女教职工开展了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服务;对实施计划生育手术的教职工,在国家免费手术的基础上,每人发放100元至200元的补助费,并进行随访服务;在女教职工集中的单位,经常举办女性保健、疾病防治专题讲座;每年为女教职工提供全方位超声监测服务,在康检现场为女教职工发放保健用品、生活用品,提高了健康检查工作水平,受到了广大教职工的欢迎。
(武秀芳 孙明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