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刘建章 张世威
骄阳似火,酷热难当。可是,全市法院的法官为基层服务的心更热。连日来,全市两级法院包括院领导在内的570余名法官冒酷暑深入农村、企业、街道、社区进行大走访,征求基层意见,开展送法下乡和普法宣传,为群众提供诉讼指引,及时解决企业在发展中遇到的法律问题,让他们在自己家门口就可以享受到专业的法律服务。
倾听心声,把老百姓当亲人
“各位老大哥、老大姐,我主要是想通过和大家拉拉家常,真心诚意地听听大家对法院有啥意见……”6月14日,市中级法院党组书记、院长江金贵到温县南张羌镇马庄村进行走访,和村里的群众在村委会大院大树下促膝交谈,征求群众意见和建议。
“‘爱民进万家’大走访,不是‘走马观花’,也不是‘微服私访’。今天坐在大家面前的是我市法院最大的‘官’,大家有什么问题,有什么新的期待和要求,对法院和法官有什么意见和建议尽管直说。”村委会主任冉宝玲说。
“我前些天看了电视,说是一个叫‘小莉帮忙团’的,真是感人,群众遇到水管漏水、电路不通了、下水道堵塞了、儿子不孝顺了,都要和他们联系,他们都会及时赶到,咱法院能不能学学人家的做法?”村民李春向江金贵问道。
“老大哥,你提的建议很好,我们法院有便民诉讼网络,通过发放便民诉讼卡,与群众取得联系,大家只要有纠纷或困难可给法官打电话。你说的帮忙团我们将借鉴一下,把便民诉讼工作加以强化,把好事办好。”江金贵一边记录, 一边答复群众。
两个多小时过去了,江金贵一一答复群众的问题,并充分了解群众的困难和需求。
呼应民生,真心诚意办实事
座谈会结束后,江金贵又参观了设在马庄村的巡回法庭。“群众观念在我们心里有多高,我们在群众心里就有多重。”江金贵反复叮嘱随行法官,要高度重视法院、法官与群众之间的关系。
他说,群众工作无小事,老百姓事情大于天。法院和法官一定要多联系群众,要和老百姓站在一起、坐在一条板凳上,多听群众意见,要始终着眼于从小事做起,切实把工作做到老百姓的心坎上。要想群众之所想,念群众之所念,让当事人少跑一趟路、少等一分钟、少受一点苦、少费一些心,多体谅、了解、解决群众打官司的困难,减轻群众负担。
随后,冒着炎炎烈日,江金贵与随行人员徒步到马庄村贫困群众王位北和段永安的家中,为他们送去了慰问金和粮油等生活用品。
看到这些困难家庭,江金贵深有感触地说:“我也是土生土长的农村娃,对农村和农民有着深厚感情,我上有95岁高龄的母亲,每当我回到农村老家,村里的大爷、大娘拉着我的手有说不完的话……作为法官,我们一定要不断延伸审判职能,改变关门办案、就案办案的思想,强化诉讼引导、巡回办案,方便群众诉讼,不要怕麻烦,不要怕累、怕苦,特别是对老弱病残,坚持下乡驻村办案,到村里、到群众家中、到田间地头开庭,在百姓家门口辨是非。”
保驾护航,为企业排忧解难
中午11时,江金贵又兴致勃勃地到位于该村的著名企业河南省凤凰实业有限公司进行走访,了解企业发展难题,征求企业意见,并和原全国人大代表、全国劳动模范、公司原董事长张生活进行了亲切交谈。
“非常感谢法院领导在百忙之中,深入企业走访,帮助企业解决生产经营中遇到的法律问题。”张生活紧紧握着江金贵的手说。
张生活说,公司作为村里的龙头企业,40年艰苦创业,靠滚雪球不断发展壮大,这其中法院的保驾护航既为公司的发展注入了活力,也提高了公司的竞争力,为公司的长远发展筑牢了根基,希望以后能继续得到法院的支持。
在参观了公司厂房和生产车间并详细听取了张生活对生产经营情况的介绍后,江金贵对公司上下合力取得的辉煌成绩表示非常振奋,对该集团为社会和谐作出的贡献表示赞赏。吃水不忘挖井人,公司勇于担负起工业反哺农业、支持新农村建设的重任,为村民谋福祉,同时不断强化基层党组织建设,这些都有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
江金贵最后表示,今天走访收获很大,通过走访和听取企业领导人的建议,为法院工作与服务企业发展找准了切入点和结合点,更好地把法院的工作融入到为企业服务的环境中去,从而更好地促进法院工作,更好地为企业服务。
据悉,5月份以来,我市两级法院结合“爱民进万家”大走访,在全市范围内深入开展了“千名法官进百企”活动。活动中,领导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截至目前,全市两级法院党组成员及各审判业务庭负责人采取实地走访、召开座谈会、提供法律咨询、讲授法制课、带案回访等形式共走访企业156家。
左上图为市中级法院院长江金贵(中)在温县南张羌镇马庄村村委会院内和群众进行亲切交谈。
刘建章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