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邱明媚
在“十二五”刚刚开局、中国共产党迎来建党90周年的特殊节点,6月25日,中国共产党沁阳市第六次代表大会隆重召开。会上,沁阳市委书记陈敬如代表第五届市委作了题为《科学引领、求实创新、埋头苦干、勇争一流,为走在中原经济区建设最前列而努力奋斗》的报告。
核心提示:主题
这次大会的主题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动员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共产党员团结带领全市人民,求实创新、埋头苦干、勇争一流,圆满完成“十二五”规划目标,为走在中原经济区建设最前列而努力奋斗。
核心提示:自第五次党代会召开以来,该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三产多元化、城乡一体化”目标,强力实施“项目带动、资本活市、人才兴沁、环境赢商”四大战略,全面战胜支柱企业关停、宏观政策调整以及金融危机带来的一系列重大挑战和考验,有效破解了改革发展稳定中的矛盾和问题,促进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该市先后获得中国最具海外影响力县市、中国最具区域带动力中小城市百强、中国金融生态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平安建设先进市、国家绿色能源示范市等省级以上荣誉230余项。
五年来,该市县域经济快速增长,经济社会发展综合实力由全省第十位跃居第四位;结构调整成效显著,主导产业迅速壮大,实现了“一柱擎天”向“多点支撑”的转变。
省委书记卢展工在沁阳调研期间,评价该市“发展很快、变化很大、很有实力”、“班子奋进、社会和谐”;省委政研室专程来沁调研,总结出“科学引领、求实创新、埋头苦干、勇争一流”的沁阳精神;焦作市委书记路国贤专门作出批示,要求全市学习沁阳的经验和做法。
数字链接:五年里,该市地区生产总值由100亿元提高到235亿元,较2005年翻了一番多,年均增长17.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由34亿元提高到170亿元,增长4倍,年均增长39.7%;财政收入由4.8亿元提高到14亿元,五年翻了两番,年均增长23.9%。今年上半年,该市预计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30亿元,同比增长16%;固定资产投资完成76亿元,同比增长30%;财政收入每月超1亿元,截至目前已完成9.5亿元,同比增长34.6 %,全年有望突破18亿元。
城乡居民收入均较2005年翻了一番,年均增长速度都在15%以上。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7325.6元提高到15485元,基本达到全省平均水平;农民人均纯收入由3970元提高到7984.8元,较全省平均水平高出2400多元。
工业经济由铝电产业单点支撑发展成为以新能源、电动车及动力电池、现代化工、铝及铝深加工、造纸装备及造纸、复合材料、光电信息和新材料八大产业为重点的新型工业体系,沁北产业集聚区位居全省十强产业集聚区第七。实施投资500万元以上项目543个,完成投资373亿元,全市销售收入超1亿元企业由30家增加到118家,税收超1000万元企业由3家增加到17家。
城区面积由11.8平方公里扩大到21.9平方公里,城镇化率由41%提高到50%。
核心提示:五年的发展历程,该市紧扣加快发展不动摇、不松劲,充分调动各级干部为沁阳发展竭忠尽智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把上级政策与沁阳实际、长远目标与阶段目标相结合,确立“四化目标”,实施“四大战略”,找准了沁阳发展的突破口,其树立的“淡化指标、注重手段”的理念,创造性提出并运用“无中生有”、“利用预期”、“小麦精神”、“母鸡理论”等新理念、新办法,有效解决了发展中的难题,特别是该市始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六种能力”、“七点要求”,引领各级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坚持用创新的思路和改革的精神加强党的建设,为加快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不仅在经济社会各个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也在实践中积累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关键词:五条经验
一是必须紧紧抓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
二是必须找准符合本地实际的发展思路和目标战略。
三是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善于谋划,用创新的举措推进各项工作。
四是必须把改善民生和维护稳定作为第一责任,为加快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五是必须把加强党的建设作为事业成败的关键,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
核心提示:“十一五”期间的快速发展,一大批打基础、利长远的重大项目成为该市发展的新动力。而未来五年,该市将面临黄金发展期。一方面是国际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东部地区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步伐不断加快;另一方面是国家中部崛起战略深入实施,中原经济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中央关于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支持政策即将出台,该市作为中原经济区核心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发展的条件更加向好。必须抢抓发展机遇,在新一轮发展中继续保持领先地位。
关键词:指导思想
今后五年的工作,该市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富民强市”为中心任务,坚定不移地实施“项目带动、资本活市、人才兴沁、环境赢商”四大战略,全面加快“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三产多元化、城乡一体化”进程,努力使产业更强、城乡更亮、活力更足、民生更好,不断开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新局面,走在中原经济区建设最前列。
关键词:奋斗目标
——综合实力跻身全省最前列。到2015年,该市经济将实现“五突破、一高于、一率先”的目标,即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22%,突破600亿元;财政收入年均增长24%,突破40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5%,突破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6%,突破1.6万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3%,五年累计投资突破1500亿元。主要人均经济指标高于中部地区和全国平均水平,率先达到沿海发达地区平均水平;综合经济实力稳居全省前三强,跻身全国百强,成为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排头兵。
——百亿产业集群快速崛起。以八大产业和两大产业集聚区为主的新型工业体系进一步完善,工业销售收入年达到1600亿元,销售收入超1亿元企业达到200家、超100亿元企业达到5家。文化旅游、现代物流、金融信息等服务业快速发展,成为国内外知名旅游目的地、豫西北重要的商品集散地和中原经济区重要的物流节点城市;农业产业化水平明显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全国领先。
——现代化中等城市目标基本实现。沁南新区展露新姿,城中村改造基本完成,老城区面貌焕然一新;城镇化率达到59%,林木覆盖率达到30%;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分别削减5.5%、8%,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累计降低16%;成为全省城镇化引领工业化、农业现代化的示范区。
——和谐社会建设取得突出成效。社会事业全面协调发展,群众就学、就医、就业、文化、娱乐等条件明显改善;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健全,保障制度更加完善,保障范围实现全覆盖;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加,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显著提高,精神文明和民主法治建设进一步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