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版:同城青年/青艺苑 上一版3  4下一版
小城市里的“校漂族”
同城微博
走,到青藏去
“后窗文化”
要个性更要素质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下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1年6月27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走,到青藏去

  2009年,猎鹰户外运动俱乐部驴友在西藏纳木措合影。今年7月8日,他们将再次穿越西藏。 (本报资料照片)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本报记者 李光远

  当我市的猎鹰户外运动俱乐部将7月8日攀爬世界屋脊的请帖撒出时,他们的心已飞翔在青藏高原圣洁的云端之上,亲近雪山、亲近那轮回的世界。

  想念那栩栩如生的酥油花、绚丽多彩的壁画和色彩绚烂的堆绣了;想念那“西海屏风”、“草原门户”的、巍峨雄伟日月山;想念那碧澄如画、波光潋滟的青海湖……

  当车轮碾上这片湖岸边的原野,离不开的还是那清澈透亮的蓝天和变幻莫测的白云,离不开的是自己的心灵洗礼,离不开的是自己放逐于原野之中的寂寞和感动,离不开的是一分无力让自己融入自然的遗憾和惋惜。

  当你路过那里的时候,你的眼神也许在牧场里搜寻着每一个故事,心儿像个稚童在嬉戏,把绿色的草和彩色的花忘记,你记不起这个高原上只有短暂的夏季,你记不起中原都会人生的喧杂,你记不起你已选择的生活也是自己不能选择的。你可以隔着牧场人为的围栏,看着藏族孩子一脸的纯洁,眼神里干净得像那里的天空,透视他洗涤的一尘不染灵魂,仿佛看着一个永远的神话。

  想念那高山牧场橡皮山、青盐之海茶卡,还有那清凉边城格尔木;想念那成群结队,有着精灵一般的身材,优美得飞翔一样的跑姿的藏羚羊,想念那“生命禁区”五道梁,还有圣洁之山映衬下的布达拉宫……

  你会相信,大自然对于人类而言不仅是生养自己的衣食父母,也是顶礼膜拜,寄托喜悦与哀思的神圣象征。千百年来,藏民们不仅为自己喜爱的山川、湖泊、河流、冰川取上了名字,编撰和传颂着有关于这些人格化大自然的神奇故事,也遴选出心目中最具魅力的四大圣湖和与她们相对应的神山。

  行走在青藏高原,在那宽广和无垠的原野,你会有种错觉,似乎自己突然像是一只迷失的野鸭,只想在生命的湖岸边寻找属于自己的生活,简单、原始的活着。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山阳路56号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3924268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