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经过近四十年的研究得出结论,犯罪行为在一定程度上或由基因决定。
心理变态等犯罪分子是不是天生的?以前犯罪学者研究遗传基因与犯罪行为间的关联性属于禁忌。因为,像过去的优生学一样,有可能被利用为将人种歧视正当化的依据。《纽约时报》19日报道说:“随着人类的遗传基因碱基序列被公开,部分犯罪学者就谨慎地研究遗传基因如何会增加犯罪倾向,以及这样的特性是怎么样被遗传的。”杜克大学心理学家莫菲特表示:“在过去的三四十年里,大部分犯罪学者就连遗传学的‘遗’字都不敢提。而目前,犯罪、暴力相关最受瞩目的理论,几乎都综合社会学因素和(包括遗传基因在内的)生物学因素。”
专家们说,迄今为止进行的100多项研究结果已经证实了遗传基因与犯罪间的关联性。在今年2月发表的一篇论文中,针对领养而展开的一项研究结果表明,父母是犯罪分子的子女犯罪比率要远高于父母不是犯罪分子的子女。
但科学家强调,仅靠遗传基因无法确认谁会成为犯罪分子。就是说,即使抑制冲动倾向的自制能力较弱,以及具有犯罪可能性较大的遗传基因,随着周围环境的不同,也可以抑制犯罪行为。此外,即使两人具有同样的犯罪性遗传基因,但随着父母培养方式、结交朋友等的不同,也有可能犯罪或不犯罪。
文 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