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专版 上一版3  4下一版
谁领“天香”舞中原
强乡富民的领路人
段东人的老黄牛
谋发展重实干的带头人
带领群众致富的“领头雁”
为了大地的丰收
躬身田野写丰收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下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1年6月27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段东人的老黄牛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记孟州市大定办事处段东村党支部书记王义亮

  本报记者 杨仕智

  王义亮,今年71岁,在村党支部书记这个职位上,一干就是15年。

  在他的带领下,孟州市大定办事处段东村从一个远近有名的穷村、乱村,变成了富甲一方、文明和谐的“明星村”,先后获得全国“先进文明村镇”、河南省“五好党支部”等荣誉100多项,新华社、人民日报等媒体先后90多次报道该村的经验,他本人也先后获得140多项荣誉。

  “两眼一睁,想着段东。”是段东村群众对王义亮的评价。

  他与国内食品巨头“掌柜”集团攀亲结缘,靠诚信和环境,把投资3.5亿元的方便面生产项目引到了段东村。

  他按照农民自愿的原则,组织12户农民牵手“杜志尚蔬菜专业合作社”,使每户人家年增收2300元。

  他组织二组群众流转耕地40亩种“铁棍山药”,一亩地一年增收了1万多元。

  他多方筹资8万元,建成了廉政文化苑,为群众提供了休闲娱乐的好场所;他又多方筹资10万元,建成了文化广场,安装了健身器材,栽种了名贵花木。

  去年,段东村的人均纯收入达到6880元,比1995年的1400元高出5480元。

  王义亮为乡亲们办了多少事儿,请看这样一组数字:他带领乡亲们投巨资,硬化了全村大街小巷3742米;电改线路5666米;建成了孟州一流的小学和幼儿园;打百米深井让群众吃上了安全水;建成了功能齐全的1300平方米的文化活动中心;4家倒闭企业改制获得新生;80%的农户盖起了楼房,汽车和冰箱、空调等家用电器进了农家……

  段东村的老少爷儿们高兴地说:“如今的段东人,真正过上了老有养、少有教、住有居、乐有场的幸福生活,比起城里人,生活一点都不差。”

  “一个心眼儿,为了群众。”乡亲们提起他们的老支书,几乎众口一词。

  个体户张国栋办企业缺少资金,王义亮给他送去了1万元。

  下岗工人张西山想喂奶牛,王义亮帮他办起了饲养场,还给他请来了技术员。

  下雪天,王义亮看到困难户张天林只盖一条棉被子,立即回家抱来两条新棉被送给他。

  下雨天,王义亮看到村民张相中一家挤在两间危房里,就动员党员干部集资6000元钱,找人帮他家盖起了新房。

  在城里上班的张桂荣下岗回村后,生活没有了着落,王义亮帮她开办了一家面条加工厂。

  村民张仲印,过去是个谁都不敢惹的主儿,王义亮帮他做思想工作,还帮他建起了养鸡场,一年收入2万多元。现在他还盖起了两层楼房,日子越过越红火。

  王义亮一身正气,两袖清风,当干部15年,干干净净、清清白白,从不沾村里一分钱光,从不搞吃请,在段东村15年的报销记账簿上,没有报销过一笔吃请招待费用。

  15年,王义亮为村里的老少爷儿们受了多少苦、吃了多少亏、办了多少好事,他都记不清了。可段东村的干部群众心里却装着一本感恩的账。

  王义亮在段东当党支部书记第十个年头这天,市、乡领导都来了,全村干部群众敲锣打鼓,把一块上书“段东巨变功臣”的大匾挂在了王义亮家的门头上。

  他还先后获得河南省劳动模范、河南省优秀共产党员、河南省优秀党务工作者、河南省“五个好”村党支部书记、焦作市十大新闻人物和感动孟州市十大人物等荣誉称号。

  记者问王义亮今后有啥打算,他憨厚地笑笑了说:“还是那句话,活着干,死了算,为段东村老少爷儿们服务的心永远不会变。”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山阳路56号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3924268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