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沁阳市沁园街道党工委书记董润霞
本报记者 杨仕智 本报通讯员 贺弘扬
记者前去采访董润霞时,正赶上社区居民来找董书记说事儿,他们知道记者来意后,争抢着夸起了董书记:“她在沁园一干就是13年,是沁园发展的大功臣。”“她心里装着群众,为大伙儿办了很多好事、实事。”董润霞说:“俺是群众利益的忠实代表,当干部就要谋发展,就要用发展成果惠及民生。”
董润霞生在农村,受身为民办教师父亲的影响,助人为乐、大公无私的品格在年幼的心里生根、发芽。
1984年,18岁的董润霞参加高考,以优异的成绩被高校录取。毕业后,被分配到乡里工作,和父老乡亲朝夕相处,建立了深厚的感情。1998年3月,董润霞来到沁园街道,先后任党委委员、组织书记、主任,党工委书记。
沁园街道位于沁阳市城区西南部,辖城市社区10个,农村村庄14个,总人口3.2万人,其中农民1万余人。地处城区及城乡接合部的特殊地理位置,让沁园街道承担着城区、农村双重管理任务。
“沁园历届的领导班子为我们打下了很好的基础。在‘团结奋进、实干争先’的‘沁园精神’鼓舞下,去年,我们工作全面开花、硕果累累。”董润霞言语中充满了自豪。
2010年,沁园街道的项目建设数量多、个头大、速度快,前所未有。该街道新建、续建500万元以上项目有21个,年度总投资达5.75亿元。其中河南盈硕半导体照明科技有限公司投资3亿元的LED项目、睿为视讯技术有限公司投资1.59亿元的年产30万套微型三维立体显示设备项目、华泰印业有限公司投资1.2亿元的年产20亿只高档包装盒生产线、联盟集团投资1.2亿元的联盟国际酒店等超亿元项目5个。
该街道通过招商引资等多种方式,在城区怀府路、河内路、共建路等处规划建设了一批投资大、品位高、具有标志意义的城建项目,其中自主投入的项目个数、资金数量达到历年新高。联盟国际酒店,计划投资1.2亿元,设计主体19层,目前已完成主体施工。
去年沁阳市的重点战略项目“六路一中心”中的四条道路、一个中心都在沁园辖区,“一城两翼”中的沁南产业集聚区规划建设大部分在沁园辖区,沁阳市旧城改造的第一站——唐庄村改造也在辖区沁园。这些项目在地域范围上涉及街道一半以上的村居,在时间跨度上贯穿全年,重要自不必说,压力也不言而喻。“正因为这些项目都在沁园,我们不仅把它们作为全市性的工作来做,更是作为自己的事,尽心尽力,不敢有丝毫懈怠。”董润霞的话语掷地有声。去年6月,沁园街道仅用10天时间就完成了工业路、建设路拆迁工作,拆迁总户数53户。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沁园街道充分配合、协调全市各局委的工作,唐庄村用3个月时间,拆除群众住宅248处、集体建筑3处。
为了让人人有活干、家家有钱赚,董润霞大力发展沁园第三产业,为城乡群众提供了大量就业岗位。如今,沁园三产已占沁阳全市的“半壁江山”。
“发展是为了老百姓过上好日子。”平实的话语,透露着董润霞的心声。沁园街道的新农合参保率连续几年达到100%,并全部实现微机操作,参保率在全市名列前茅。去年10月,沁阳市新农保首发仪式在沁园街道举行。
自古忠孝不能两全。2006年,董润霞的父亲突然卧病。因为忙于工作,医学专业出身的她坚守岗位,没有到外地医院照顾上一天,因医疗方案不当,其父与世长辞。每每想起父亲,自责之情时常让董润霞难以控制自己的眼泪。但父亲对她的教诲却深深烙在了她的心上。“守土有责,我会尽心尽力做好本职工作,为辖区3万多百姓站好岗。不求尽遂人意,但求无愧己心。”董润霞深情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