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刘振毅
本报通讯员 靳新玲
2011年,焦作四中学生高考成绩取得历史性突破,本科上线235人,专科一批上线551人,其中应届文化课本科上线107人,一举突破百人大关,以绝对优势居焦作市市级示范性高中榜首。该校本科上线率达33.4%,专科上线率达77.6%,连续13年过省控大专线人数稳居焦作市同类学校第一。
生源质量不占优势,高考成绩却一路领先。焦作四中凭什么创造了“四中速度”?如何成为领跑全市同类学校的“黑马”?教学成绩一路走高的原因何在?在焦作四中采访,记者感受最深的就是该校有一支引领教育教学发展的“铁军”。
正如该校校长李晓说的那样:“我校教学质量一路走高,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有一支德高业精、能征善战的‘铁军’。这支‘铁军’为我校超常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支撑。”
近年来,该校以学习提高为切入点、以扎实有效的教学活动为手段,逐步形成了老、中、青“三结合”的高素质教师团队。该校先后组织1000多人次到外地学习和参加各种培训,并多次组织教师走近新语文教育创始人韩军、疯狂英语创始人李阳、教育家傅东缨等知名专家学者,零距离感受他们的教育教学理念。同时,该校注重加强对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先后开展了师德教育集中整顿和“讲师德、比奉献、塑形象”等活动。
富有教育管理经验的李晓认为:“学校的中心工作就是教学,而教学的重中之重就是课堂教学。如何让教师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让学生学起来,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是打造高效课堂、提高教师专业水平的有效举措。”为此,该校相继开展了观摩课、示范课、研究课、过关课“四课”活动,建立客观评课和奖优励差制度,形成了争赶先进、教学相长的浓厚氛围。据统计,该校“四课”活动的参与率达100%,累计听课人数每学期都在1200人次以上。该校开展的以老带新拜师、青年教师读书、教学专题讨论会等活动扎实有效,缩短了年轻教师的成长期。
该校一系列的创新措施,打造了一支德高业精的教师团队。2010年,李晓被授予第六届全国优秀校长称号,教师程海枝获得全国优秀班主任称号;在政治学科颇有建树的老教师李德恩,自编的《知识专题》被很多学校借鉴;中青年教师闫海云、孙冬梅的课堂教学多次受到市教育局教研室人员好评;灵活运用信息技术、教学效果良好的年轻教师刘加加、栗迎章等15名教师在“四课”活动中受到表彰。据统计,该校每年获得国家、省、市级教育教学论文、优质课、教育科学优秀成果奖都在70项以上。
焦作四中没有一流的生源,但有一流的教师团队,踏实、勤奋、敬业、奉献是该校教师的代名词。入校成绩只有481分的赵小兵和350分的李明轩同学,在班主任姬新鲜、各任课教师的共同教育下实现了大学梦;家庭条件不好的王喜欢同学,在教师霍拥军的鼓励和帮助下,不仅完成了高中学业,还实现了大学梦;入校时数学成绩只有70分的王芳、张小强,在教师张小斌的辅导下高考数学成绩都超过了120分。
有种精神叫奉献。焦作四中的老师们把教书育人看得比自己的生命都重要。1995年4月,教师任军文做完胸壁结核手术后,没住一天院,他说:“我不能撇下学生们不管。”这是他心中最重的使命。教师赵培玲经常在晚自习后,到校义务辅导学生到熄灯……
正是这支勤奋敬业的教师团队,让入校起点不高的学生,通过3年的奋起直追,最终走向成功;正是这支能征善战的“铁军”,铸就了一个个成功、培养了一个个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