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王战中 张海峰
“这样的培训既方便了农村教师生活,又为我们送来了最前沿的课改经验,解决了教学中的很多困惑,切实提高了大家的执教能力,真希望这样的培训多开展几次。”6月24日,刚刚参加完武陟县教育局组织的“送培下乡”活动的西陶镇石荆小学教师翟霞高兴地说。
据了解,为了进一步提高农村教师的整体素质,方便教师培训学习,从今年3月9日开始,武陟县深入开展了为期四个月的“送培下乡”活动,师训专干、进修学校教师采取分乡镇轮流授课的方式,把培训直接送到基层、送到一线,受到了基层教师的普遍欢迎。
本土培训 内强校长素质
为打造一流的校长队伍,武陟县在抓好校长常规培训和外派挂职锻炼、学习外地先进管理经验的基础上,特别注重本土管理经验的交流学习。在顺利完成73名正副初中校长在该县名校——宁郭镇张庄中学为期一个月的全封闭跟岗培训后,从3月份开始,又分批组织全县266名小学校长在张庄中学开展封闭式研修培训,培训的主要内容为教师及学生的管理、课堂教学改革与学校的整体发展、学校事务管理体系构建、校长对课程改革的领导等。
为全面提升校长的管理水平和实施新课改能力,该县还通过开展“十佳校长”评选和“校长三说”(校长说校、校长说教、校长说课)等活动,增强校长的管理意识、课改意识和执教意识,激发校长“安下心来抓管理、静下心来搞教学、沉下心来入课堂”的工作热情。
多轮驱动 升华师德
为充分发挥模范教师的引领作用,从2月份开始,武陟县教育局通过层层选拔、优中选优,在全县评选出19名师德骨干教师,并组成师德师风巡回演讲报告团,利用周末深入全县各乡镇中心校、局直各学校作了30场巡回报告。同时,该县以完善师德建设的长效机制为重点,制定了师德信息收集办法,通过公布教育局网站、电子信箱、举报电话和开展问卷调查等形式,全面关注教师的思想状况和教育行为;健全教师职业道德考核奖惩体系,建立以校为单位的师德考核档案,并加大师德考核力度,严格落实“师德一票否决制”,坚持把师德状况作为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以及教师资格认定、新教师聘用的重要依据。通过以上措施,武陟县教师队伍中涌现出了许多师德典范,如龙源一中教师程利梅,情牵学子,无私关爱、资助贫困学生,被评为河南省师德先进个人,《教育时报》对她的优秀事迹进行了专题报道;特校教师韩苗苗,面对残疾群体,以大爱之心,践行着“爱在心中,生命无悔”的人生追求;乔庙冯庵小学教师雒利霞,临产前一天还在工作,产后一满月就重返岗位,以实际行动诠释了教师的真谛……
区域联动 锻造师能
为进一步解决乡镇之间、学校之间课改推进步伐不均衡,部分教师实施课改能力偏低的问题,努力推进课改向纵深发展,该县教育局通过实施课改区域联动,助推课堂教学改革工作。实施课改区域联动仅仅是该县加强教师培训、提高师能的创新举措之一。
近年来,武陟县高度重视提高教师素质工作,县政府每年财政单列教师培训专项经费并逐年增长。目前,县财政用于教师培训经费已达到500万元,实现了全县中小学教师全免费培训。同时,县教育局针对学历教育,专门制定了“参加高学历学习并取得相应学历,所在学校报销学费的50%”的优惠政策。另外,该县还通过开展“送培下乡”、“送教下乡”、召开课堂教学改革现场会、开设课改论坛、开展新课改赛课、农村教师进城观摩、组建名师或本土专家报告团巡讲等活动,进一步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引导教师走上了内涵式专业发展之路,为全县教育事业优质、和谐、均衡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师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