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史料记载:1920年11月7日,上海共产主义小组的理论性机关刊物《共产党》月刊在上海创刊,秘密出版发行。该刊第一次刊登了“共产党万岁”的口号;1922年7月16日至23日,中国共产党第二次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第一次公开发表了党的《宣言》,第一次制定了中国共产党的党章,第一次提出了“中国共产党万岁”的口号;1928年冬天,井冈山上桐木岭村的农民,为了表达感激之情在乡工农政府的大祠堂门前,第一次喊出了“共产党万岁”的口号。
秋收起义迭受挫折后的毛泽东放弃攻打中心城市长沙的原定计划,于1927年10月起,引兵湖南、江西两省交界处的井冈山,亲手领导创建了中共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不仅形成了伟大的井冈山精神,而且开展了伟大的井冈山土地革命。1928年5月,湘赣边区政府采取“全部没收,平均分配”的方法,按田的好坏平均分配给农民。同年7月,根据地的分田基本结束,农民终于获得了梦寐以求的土地,种田的积极性极大高涨。这一年,粮食增产了一倍多,加之又不要缴苛捐杂税,收成粒粒归自己,不但能吃饱,而且还有积余。这年冬天,第一次解决了温饱的农民聚集在乡工农政府的大祠堂门前,七嘴八舌地议论着怎样来表达对为农民谋幸福之红色政权的感激。桐木岭农民邱启山有些见识,他说:“过去老百姓称皇帝为万岁,毛委员救了我们穷苦人,他是共产党的代表,我们穷苦人就喊共产党万岁。”大家都认为邱启山讲得很有道理,要他喊一喊。邱启山便站在祠堂前,举起手高呼:“共产党万岁!”在场的农民也跟着振臂呼喊起来。从此,这个口号就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传开了。
中国共产党建立90年、新中国成立6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三农”工作,通过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税费改革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等一系列深刻变革,如彻底取消农业税和各种收费,结束了农民种田缴税的历史,每年减轻农民负担超过1335亿元。尤其是新世纪以来,连续出台8个中央一号文件,全面加强和扶持“三农”,农村生产力得到极大解放,农业生产不断跃上新台阶,农民收入大幅增加、生活显著改善。但城乡二元结构问题仍然是个突出问题,城乡发展差距比较明显。农业产业化、农村社会事业发展和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还比较滞后。应当说,目前中国最不发达的还是农村,最薄弱的还是农业,最困难的还是农民。
农民是中国的主要人口,“革命靠了农民的援助才取得了胜利,国家工业化又要靠农民的援助才能成功(毛泽东)。”农民在昨日为中国革命、建设与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特别是在井冈山时期的农民,为红军、为党的生存与发展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农民在今天仍然艰苦艰难艰巨地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城市的美好生活与发展生产起着基石作用。目之所及,耳之所闻,城市里什么脏活、累活、苦活都是农民工干。说农民是领导干部的衣食父母的确很贴切。每一个中国人,不论出生在哪里,从事何职业,官位有多高,血管里流淌的都是农民的“鲜血”。中国农民的脊梁挺不起来,缺乏做人的尊严,哪怕你头上官衔有多大,手里有出国护照,甚至有专机可在五大洲飞来飞去,你在文明世界里仍然不会赢得别人发自内心的尊重。
“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是党的十六大报告首次提出的的重大方针,之后被增写进党章修正案总纲。“四个尊重”首先是尊重劳动。尊重劳动首先要尊重农民。如何尊重农民辛勤劳动、让农民活得更有尊严,如何提高农民国民待遇、让农民真正享受城市居民待遇,如何建设农民美好家园、让以农民为主体的人民永远高呼“共产党万岁”?想想为人民谋幸福的伟人毛泽东早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就作出的先锋队共产党“如果同农民关系搞不好,那就会灭亡”的结论,学学党中央和国务院为提高农民幸福指数作出系列服务“三农”的决策部署和政策规定,特别是连续出台的8个中央一号文件,看看山西在过去两年全省农村实现了幸福“五个全覆盖”之后从今年起再用两年时间实施农村新的幸福“五个全覆盖”(农村街巷硬化全覆盖、农村便民连锁商店全覆盖、农村文化体育场所全覆盖、农村职业教育免费全覆盖、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全覆盖)的工程,听听薄熙来对重庆的领导干部说的“如果辖区内的百姓发自内心地喊出‘共产党万岁’,那就说明我们尽职尽责了”的感言,每一个中国共产党组织、每一个中国共产党人都应深思熟虑、身体力行,认真做好这一道必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