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孙阎河
11年来,他每年都圆满完成上级下达的业务发展任务;11年来,他投送报刊近百万份、邮件数十万封;11年来,他从未出现过积压延误、错投、漏投现象。他就是孟州市邮政局投递班乡邮二路投递员田安忠。
多年来,田安忠无论是酷暑严寒还是刮风下雨,都奔波在自己的那段邮路上,为广大用户送去信息和财富,送去远方亲人对他们的祝福和问候。2007年寒冬的一天,田安忠早晨起床后感觉全身乏力、头昏脑涨,但是一想到广大订户正等着阅读报刊、查收邮件,就简单服了些药物,又匆匆踏上了那条长长的邮路。投递没有半个小时,寒冷的北风裹挟着雪花就飘飘扬扬地下了起来。可浑身发冷、脸色发青的田安忠并没有停下来,而是在泥泞湿滑的乡邮路上走走停停,直到下午3时才把当天的邮件、报刊全部送到用户手中。
田安忠投递的路线都在乡下,经济条件不发达。为了能让投递线路上的广大群众更多地掌握致富技术、了解市场信息,他利用报刊上信息广泛的优势,在投递的间隙向大家推荐《河南科技报》、《河南科技》、《大众投资指南》等报刊。田安忠的做法受到了投递线路上群众的普遍欢迎,大家都说:“田安忠已经成了农民发家致富的信息员了。”据统计,自从田安忠接替这条线路后,报刊的增订量每年都在以20%的速度增长。
服务三农是邮政的老传统,特别是近年来,市邮政局利用遍布城乡的邮政网络,建立起了一个布局合理、双向高效、种类丰富、服务便利的三农服务体系。作为邮政的一名员工,田安忠时刻牢记肩上的责任,在做好投递报刊邮件业务的同时,积极将邮政物流质优价廉的化肥、种子、农药等农资产品和白酒、月饼、洗衣粉等快销品介绍给广大农民。当地一位群众感激地说:“有了邮政的品牌,再加上投递员的热情服务,俺再也不用担心买到假冒伪劣产品了。”
十多年来,田安忠把自己的真情都奉献在了邮路上。有人经常问他:“你整天穿着这身绿衣来回跑,图个啥?”田安忠说:“投递是我的事业,我喜欢穿着这身邮政绿衣奔波在希望的田野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