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郭树勋 通讯员许大志) 伴随着焦作新区开发建设和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失地农民的生产生活问题日益凸显出来。该区将促进农民各项社会保障工作作为重要工作,未雨绸缪,同步安排,多策并举,全面推进,取得了明显成效。
初步建立农民社会保障政策体系,在全省率先推行被征地人员养老保障制度。该区被征地农民加入养老保险后,一部分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转化为养老基金,参保人员达到养老年龄(男性满60周岁、女性满55周岁)后,根据养老金月发放标准可按月领取173元至292元数额不等的养老金,与城镇企业退休职工一样享受社会养老保险待遇。目前,该区此项制度运行良好。截至目前,该区北李万、南李万、大北张、杨庄4个村1700余名男满45周岁、女满40周岁的失地农民参加了保险,701名男满60周岁、女满55周岁的失地农民可以按月领取199.58元到240元不等的养老金,初步实现了老有所养。
实时启动农民养老补贴制度,破解农民养老难题。该区2164名60周岁以上的老人不需缴费,每人每月将领到70元至320元数额不等的养老补贴金。该区养老补贴标准每半年变更一次,按月发放,每年发放养老补贴400余万元。
多渠道扶持失地农民就业创业。该区大力开展全民创业活动和助你创业活动,目前累计办理失地农民小额担保309人,申请小额担保贷款1000余万元,经创业培训后自办经营或发展自己的小企业,实现以创业带动就业1000余人;加大农民工培训力度,开展技能培训对接活动,分类、分专业对农村劳动力开展集中短期职业技能培训;大力开展创业培训,重点对有创业意愿的高校毕业生、失地农民等开展“SYB”创业培训;以区人力资源市场为载体,建立招聘信息发布制度,发布区内外企业60余家招聘信息180条,提供就业岗位1200个。
制定措施,鼓励用人单位招用辖区农村劳动力,实现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就业。区内用人单位招用本辖区农村劳动力,签订一年以上劳动合同,并为其缴纳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失业保险满一年的,可以根据所招用人员所在村上年度失地比例不同,享受每人每年1080元和2160元不等的社会保险补贴,以此促进该区农村劳动力实现就地转移就业工作。为了提高辖区新成长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就业技能,该区对2009年以后职业学校毕业的失地农民青年根据所在村上年度失地比例不同享受1000元至400元不等的教育补助。目前,该区累计发放失地农民职业教育补助5万余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