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T27版:红色征程 上一版3  4下一版
历史影像
焦作第一次解放
解放博爱
桥通路畅人心亮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2011年7月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桥通路畅人心亮
——从就业态势的转变看武陟县如何抓就业再就业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人口大县,农业大县,劳动力转移大县,就业再就业工作任务可以想象有多重。然而,记者在人口大县农业大县的武陟县采访,却了解到了这样的情况:今年第一季度,完成城镇新增就业1864人,占年任务的29%;失业人员再就业575人,占年任务的30%;就业困难群体实现就业241人,占年任务的30%;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6540人,占年任务的82%;城镇登记失业率3%,低于市控目标1.5个百分点。

  不仅如此,分析武陟县就业状况,判断该县就业态势,可以清楚地看到,该县的就业工作已呈现出五大转变:

  就业途径由政府引导为主向市场调节为主转变。过去群众的就业主要依靠乡镇和有关行政部门通过发布公告、职业介绍等途径解决,现在群众就业主要依靠企业招工、享受就业优惠政策、自主创业等途径解决;过去电视台播放的招工信息大多来源于劳动保障部门,现在电视台播放的招工信息几乎全部来源于该县企业,市场调节就业的作用已占据了主导地位,成为群众就业的主渠道。

  就业岗位由外出务工为主向内需吸纳为主转变。2009年之前,该县外出务工的人数大于本地就业人数,总的趋势是向外走;2009年之后,我县外出务工的人数小于本地就业人数,总的趋势是返乡归。原来春节后每天送走十几辆大巴外出务工人员的现象一去不复返。这一“拐点”的产生,既是我县大上项目、上大项目,解决就业问题成果的标志,也是该县职工工资福利待遇与沿海发达地区差距缩小的标志。

  工人工资由企业确定为主向双方协商为主转变。由于过去该县企业用工少,大量富余劳动力被“闲置”,使得企业在职工工资确定上一直处于主导地位,各种社会保险和福利待遇更谈不上。随着该县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外出务工人员的急剧增加,使得企业吸纳了大量的富余劳动力,劳动力供需矛盾得到缓解,渐趋平衡。这从根本上动摇了企业在职工工资上的主导地位,劳动者在协调工资方面声音越来越响,作用越来越大。

  就业工作由单一部门为主向多部门协作为主转变。武陟县就业工作在县就业再就业工作领导小组领导下,彻底改变了过去由劳动部门“单打独斗”的局面,形成了多部门密切协作的良好态势。工会成立了再就业帮扶中心,农业部门大力实施“阳光工程”,工商、国地税等部门积极为个体工商户减免税费;中行、信用联社、邮政储蓄银行等金融部门开辟“绿色通道”,为创业人员提供贷款支持;团委、妇联等部门也积极为群众提供优质的就业服务,一个全社会“关注就业、服务就业”的格局已经形成。

  权益保障由被动维权为主向主动维权转变。由于过去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宣传不到位,加之法制建设还不健全,导致一部分劳动者权益受到损害。而现在随着劳动保障制度的逐步完善, 2010年该县劳动人事仲裁案件相当于3年前所有案件的总和。仅今年第一季度,就立案办理劳动人事仲裁案件达21起。

  作为农业大县、人口大县的武陟县,何以在短短几年之内发生如此的变化?

  谈起这些变化,武陟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常元升不无感慨地告诉记者:“这是县委、县政府‘以人为本、服务民生’工作理念的具体体现,是全县各级各部门‘关注就业、服务就业’的现实成果。桥通了,路畅了,心亮了,社会自然就和谐了。”

  我们常说,拓展就业渠道,开辟就业岗位,是破解就业难题的根本途径。武陟县是采取了五策并举的措施来扎实做好促进就业工作的。

  大上项目促就业。近年来,武陟县委、县政府始终把加快项目建设作为促进就业的重要抓手,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积极为项目建设保驾护航,在投资项目落地的同时,做好就业跟踪服务,把政府投资项目与新增就业岗位进行有机结合,充分发挥企业吸纳新增就业的主导作用。2010年,全县共新建和续建项目260个,吸纳新增就业人员3.6万人。今年一季度,仅产业集聚区就新建和续建项目29个,吸纳新增就业人员812人。

  强化培训促就业。开展了在岗职工技能提升培训,缓解企业技能人才短缺问题;结合用工岗位需求开展定向培训、订单培训;大力开展适合农民特点、适应市场用工需要的农村富余劳动力技能培训;对有自主创业愿望的下岗失业工人和农民工进行创业培训,引导农村劳动力从“打工经济”向“创业经济”转变,以创业带动就业。2010年,县财政累计拨付培训补贴资金264.6万元,举办各类培训班80期,累计培训各类人员6475名,就业率达87%。有1000余人获得了各类资格证书。

  搭建平台促就业。从2005年以来,该县已经连续7年召开企业用工及人才招聘交流大会。在今年召开的第七届企业用工及人才招聘交流大会上,全县116家企业共提供用工岗位12525个,大会当天签订用工意向2660个,录用人员361人。开通了手机用工短信平台,全县已有1000余人通过手机短信提供的空岗信息,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选定县中医院、武陟中学、县就业服务中心等5家用人单位作为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基地,今年已为70名高校毕业生提供了就业见习服务,并对每位见习生提供了每月不低于1060元的生活补助。同时,注重发挥我县劳务输出大县的优势,进一步规范劳务输出中介行为,保障外出劳工人员的合法权益。今年第一季度,共向外输送劳动力3400人。

  资金扶持促就业。县政府金融办公室、创业投资服务中心、中小企业担保公司和担保协会,为各类创业主体提供强有力的金融支持。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进一步扩大小额担保贷款扶持范围,提高贷款额度,2010年,为1185名自主创业人员发放小额担保贷款5884万元,成功带动3555人实现就业,我县小额担保贷款发放规模连续4年居全市之首。今年一季度,已发放贷款1609万元,预计全年发放小额担保贷款将突破8000万元。2010年,政府出资购买公益性岗位安置就业570人,对452名灵活就业人员进行了社会保险补贴,发放社会保险补贴和岗位补贴314万元。

  示范带动促就业。积极开展培养创业带头人和树立创业品牌活动,运用就业激励和扶持政策,鼓励就业困难群体自主创业。2010年,县委、县政府开展了“十大功勋企业”和“百名创业之星”评选活动。对入选的“十大功勋企业”招用下岗失业人员的,优先安排进行免费技能培训,并可按招用人数为企业提供每人5万元的小额担保贷款,同时按有关规定享受税费减免政策,扶持企业发展;对入选“百名创业之星”的自主创业人员,进行免费创业培训指导,并提供最高不超过8万元的创业贷款,鼓励带动就业。通过“十大功勋企业”和“百名创业之星”的示范带动效应,帮助更多的人员树立了正确择业观,增强了自主创业能力。

  本报记者 董柏生 本报通讯员 王立书

 
3上一篇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山阳路56号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3924268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