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胜利后焦作的形势
抗战胜利后,为抢夺胜利果实,日本刚宣布投降,蒋介石即在美国政府的支持下,通过铁路、公路调集大批部队,进犯各解放区。1945年9月下旬,国民党军第三十八师进至焦作地区东部边缘,九十军陈兵黄河南岸,不断进犯太行、太岳解放区。同时,国民党地方团队不时派小股武装偷袭、骚扰焦作地区,杀害区村干部、民兵和积极分子,制造流血事件。
在解放区内部,由于日伪残余反动势力四处活动,妄想变天,阻挠破坏乡村政权改造。他们私藏武器,掌握部分乡村武装,并利用会道门对农民进行欺诈和威胁。广大人民群众因长期受地主、汉奸、土匪的压迫和剥削,普遍存在怕“变天”的思想。对此,有的村干部信心不足,也有的干部由于抗战的胜利盲目乐观,警惕性不高。矛盾错综复杂,形势严峻,巩固解放区的任务十分艰巨。
肃匪反霸安定社会秩序
从1945年9月下旬到11月上旬,为反击国民党军队对焦作地区的挑衅,八路军实施自卫反击。同时,为安定社会秩序,在太行八(四)地委的统一领导下,太行八(四)分区各县肃匪反霸、赎地倒产工作迅速开展起来。中共沁阳县委、县政府培训农村干部,抽调县区干部组成武装工作队奔赴农村搞试点,建立农会,发动群众揭露地主恶霸罪行,肃清日伪残余势力。为迅速安定社会秩序,焦作各县一面进行反奸反特、反恶霸、赎地倒产工作,一面组织群众恢复生产,恢复各项事业。1945年10月,为统一领导焦作的煤矿生产,太行八专署新华公司在焦作正式成立。1946年4月,为适应斗争形势,焦作煤矿改为民营,改新华公司为新华煤矿股份有限公司,工人参加公司管理被正式肯定下来,这在焦作工人运动史上是破天荒的,也标志着焦作工人运动进入了一个新时期。
避敌锋芒转移太行山
1946年9月,国民党重兵压向焦作地区,企图形成对太行、太岳解放区的包围。10月12日,集结修武、武陟的国民党军八十五师、三十二师、三十八师一部及第四专员公署所率之各县自卫总队共2.6万余人,组成3个梯队,在3架飞机和坦克掩护下,分3路从修武、木栾店出发,西路从孟县、济源坡头向焦作地区进犯,武陟一路首先占领小高、宁郭等地,逼向焦作、博爱和温县。12日至15日,焦作地区除济源外,各县先后被敌人占领。
在国民党军大规模进攻面前,中共太行四地委、太岳四地委要求分区部队和各县党组织避其锋芒,保存实力,县、区干部带领村干部和民兵立即向太行山转移。各县区迅速组成武工队,积极开展游击战争。但由于过多依靠运动战,发动群众不够充分,受到了不应有的损失。在太行四分区主力部队于道清路南作战时,修武、焦作保安团偷袭了焦作市委、市政府驻地修武县长岭村,造成了被迫突围的局面。11月,太行四地委在博爱县下伏头村召开会议,对焦作失守后的斗争进行了总结,决定分区主力分散活动,广泛开展游击战争。这次会议是太行四分区对敌斗争方针上的重大转折,对恢复焦作解放区具有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