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 言
1945年焦作全境解放后,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迅速建立健全了各级民主政权,稳定了社会秩序,大力恢复和发展工农业生产,大张旗鼓地开展了反奸除霸和减租清债运动,没收汉奸及大地主的土地分给农民,为巩固焦作解放区政权开展了多方面的工作。
蒋介石反动派在抗日胜利后,采取反革命的两手策略:一面伪装要和平,一面积极准备内战。就在1946年1月14日国共两党签订的《停战协定》生效的第一天,国民党胡宗南部九十军及地方土顽张伯华的二十二纵队,从孟津渡河,侵占解放区白坡、坡头等50多个村庄,进而占领孟县县城,刚刚收复的修武、武陟两个县城也先后被国民党军队占领。国民党军队在焦作进行武装挑衅的同时,还派遣特务潜入解放区,进行投毒、暗杀,组织反革命暴乱。为了保卫解放区,打击国民党反动派的武装挑衅,解放区军民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
1946年6月,蒋介石内战准备就绪,公然撕毁《停战协定》,派30万大军向我中原解放区发动疯狂进攻。为了保卫焦作解放区,1946年8月3日,在太行军区司令员秦基伟的率领下,组织7个团的兵力,分两路向侵占我孟县县城、白坡、坡头之敌发起反攻。经过3天的激战,全歼国民党九十军的51个团1个营,共1700余人,缴获了大量武器弹药,收复了除白坡、康窑两地外的全部失地,沉重地打击了敌人的嚣张气焰。
1946年10月初,国民党军队2万多人向焦作大举进攻。我军为了争取战略主动,组织军民有计划地转移到山区。国民党反动派占据焦作各县后,烧杀掠夺,尤其是各县乡地主还乡团更为疯狂,他们反攻倒算,强迫农民退地,残杀我干部家属和反内战积极分子,刚刚从日伪统治下获得新生的焦作人民,又重新陷入水深火热之中。
为争取焦作地区的重新解放,在党的领导下,我地方武装配合主力作战,开展了游击战争。焦作二区杨聚和武工队在敌占区10天内七战七捷,歼敌20多人,推动了焦作地区游击战争的开展,为此受到了军分区通报表扬。1946年10月和1947年1月,太行第八军区司令员黄新友和政委刘毅等先后率四十三团、四十五团等部,挺进道清路南,开展游击战争,横扫沁、温、武三角地带之敌,一举端掉了敌人的7个据点,歼敌200余人。
同时,太岳军区独立一团、独立二团在地方民兵的积极配合下,一举攻克了济源县城,歼敌340余人。至此,沁阳以北和丹河两岸的广大农村为我军所控制。
1947年4月,太行八分区主力四十四团、四十六团在地方武装的配合下攻克温县县城,俘国民党温县县长于锦江所部125人,击毙117人。后经摩天岭阻击战、县东保卫战、徐堡激战,打退了沁阳、武陟、孟县反动武装的三面围攻,巩固了路南根据地,加速了焦作地区解放的进程。
1948年10月,我主力部队向焦作逼近,国民党焦作守城之敌军心动摇,弃城逃窜,丢下各种枪支1万余支、子弹10万余发、汽车数十辆及大批物资。国民党逃敌行至修武郇封,被我大军包围,5700多个敌人放下武器,缴械投降。修武、武陟县城也随告收复。至此,焦作全境解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