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新和 见习记者 王菊艳
1948年秋,战争形势进一步发生了有利于人民的变化。中共中央抓住时机,接连组织辽沈、平津、淮海三大战役,与国民党军队展开了空前的战略决战。
为了响应毛主席的号召,支援解放战争,彻底推翻蒋家王朝,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焦作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迅速掀起了大生产运动。
1948年11月初,中共焦作县委根据中共太行四地委指示,积极贯彻新区工作方针,决定开展四项工作:一是肃清残匪,镇压反革命,安定社会秩序;二是大力开展生产自救,尽快使人民安居乐业;三是加强政治宣传工作,树立我军必胜的信心;四是保护城镇工商业,恢复农业生产,繁荣经济,支援解放战争。
12月初,中共焦作县委又召开了扩大会议,要求进一步发动群众,肃清武装残匪,安定人民生活,建立革命的社会秩序,迅速恢复和发展生产。
在国民党反动派统治时期,公营的电业、煤矿工人有2000余人,加上小窑工400人、铁路工人86人等,共计3000余人。工资不仅微薄,而且不能按时发放,工人生活非常困难。其余有2000余名失业工人连饭都吃不上。
解放后,民主政府积极采取措施,组织工人推销存煤,救济失业工人,同时提高了在业工人的工资。为了解决工人家属的生活困难,还兴办了福利事业,建立了工人合作社,组织家属进行辅助性生产。
为了发挥工人阶级的主人翁作用,改善工人文化生活,民主政府还帮助建立了煤矿工人筹备会和铁路工人工会小组,并建立了铁路失业工人复工筹备处,开始铁路修复工作。为了进一步解决工人困难,调动工人生产积极性,鼓励家属参加生产,煤矿工人筹委会特拨出社会保险金1911850元(冀钞)实行救济。
工人生活得到了改善,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他们怀着真挚的报恩之情,投入了恢复生产的热潮。机器润滑油缺乏,工人们就用大麻油代替;井下通风管坏了,工人们就用土布缝成筒子,涂上油漆,代替铁皮通风管;没有绝缘胶带,工人们就用土布条子蘸黄蜡代替;通风机马达坏了,工人们就制造出手摇通风机。
尤其是机电厂的工人,在修理机器恢复生产的工作中更是成绩卓著。由于敌伪长期盘踞,只顾使用,不管修理,使一台750瓦发电机的转速由原来的每分钟3000转减为2600转,只能发电450瓦。为了找到毛病,工人们一次次召开“诸葛亮会”,认真分析研究,经常通宵达旦、废寝忘食。在设备简陋、原材料缺乏的情况下,工人们经过6天6夜的检修,使750瓦发电机的各项技术指标基本达标。
一个锻工,过去每天使用3个铁锨,现在增加到了6个;翻砂烘炉,过去半年才开一次炉,现在只用7天;一台水泵,过去3个人得修两个月,现在两个人一个月能修3台。一台锅炉,过去清理一次用工150个,现在仅用100个。
焦作工人阶级不愧是“特别能战斗”的一支伟大力量。经过全体工人4个多月的努力,焦作煤炭产量由解放前的日产150吨迅猛增至日产1500吨,为巩固后方、支援前线作出了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