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T65版:红色征程 上一版3  4下一版
领跑乡镇企业发展
造就农民百万富翁
第三章: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打造风清气正的“阳光国土”
焦作市物业管理协会献礼建党90周年
恭贺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成立一周年
焦作党史大事记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版面导航    
下一篇4 2011年7月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领跑乡镇企业发展
造就农民百万富翁


作者:本报记者 杜 玲
  1982年7月3日,河南省副省长、省人口普查领导小组组长何竹康(左三)在副市长史定防陪同下,到市起重机械厂家属院人口普查登记站指导工作。
  (本报资料照片)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乡镇企业曾支撑了焦作市经济‘半壁江山’,乡镇企业异军突起,为全市农村经济快速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提起当年焦作的乡镇企业,市政协原副主席刘怀义至今记忆犹新。他曾在原焦作市经贸委工作多年,工作经历让他成为焦作乡镇企业发展的见证人之一。

  乡镇企业长足发展,成为焦作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记者从市委党史研究室查阅资料了解到,全市五级企业(乡、村、组、联户、个体办)达6.25万个,总产值达26.9亿元,较上年增长42.5%。6个乡产值超7千万元(当时的沁阳县西向乡、紫陵乡、山王庄乡、城关乡和济源县轵城乡、克井乡)、23个村产值超千万元、140多个企业产值超百万元,其中当时的沁阳县西向乡乡镇企业产值达1.3亿元。

  “1987年,市委、市政府贯彻中央指导乡镇企业发展的‘积极扶持、合理规划、正确引导、加强管理’的十六字方针,把乡镇企业作为全市农村经济的‘重中之重’,结合焦作实际,提出了‘三个模式一起学、五个轮子一起转、庭院企业是重点、乡村个体企业是关键’的发展乡镇企业的思路,制定了一系列扶持乡镇企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加强和完善管理服务体系建设,使在以农村手工业和农副产品加工业基础上的乡镇企业全方位崛起。”刘怀义回忆说,焦作市乡镇企业的发展历经第一次飞跃(1988~1991)、第二次飞跃(1992~2000)和产权制度改革(2000~2003)等阶段后,进入了一个稳定快速发展的新时期,为全市农村奔小康奠定了强大的物质基础,促进了优质、高产、高效农业的发展,引起了农村经济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化,使农村的社会事业和精神文明建设得到了长足发展,有力促进了全市经济的快速发展。

  与此同时,河南省第一家设在农村的工商银行分理处——中国工商银行沁阳县支行沁北分理处在当年的沁阳县赵寨村开业。这是焦作市为适应乡镇企业发展进行金融体制改革的新探索。

  1987年10月15日至11月2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焦作市原市委书记武守全代表出席大会。在大会分组讨论中,武守全列举焦作市9年来国民总产值、工农业总产值、财政收入、城乡人民收入翻一番的生动事实,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强大生命力。《人民日报》对发言作了报道。

  此时,轮胎制造技术已取得了长足发展。中国最大的无内胎巨型工程轮胎在河南轮胎厂也在同年问世,胎体外径3.27米,自重2.44吨,单胎最大负荷46.25吨,可与进口和国产电动轮自卸汽车配套,填补了国家工程轮胎一项空白。

  同年10月,广大知识分子迎来了他们艺术和学术创作春天。中共焦作市委印发《关于落实知识分子政策工作的总结和进一步做好知识分子工作的意见》,大力宣传党在新时期知识分子工作的方针政策,努力造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社会风气;认真选拔、管理一批拔尖人才;做好知识分子的思想政治工作,引导他们走又红又专、健康发展的道路。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山阳路56号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3924268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