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T66版:专版 上一版3  4下一版
做群众满意健康卫士 促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焦作市中医院
焦作市第三人民医院
焦作市五官医院
焦作市卫生监督执法局
焦作市第四人民医院
焦作市中心血站
焦作市第六人民医院
焦作市妇幼保健院
焦作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版面导航    
下一篇4 2011年7月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做群众满意健康卫士 促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市卫生局党组书记、局长袁树庄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经过近一个世纪的光辉历程,我们迎来了中国共产党90周年华诞。90年沧桑巨变,伴随着中国共产党前进的步伐,我市的医疗卫生事业在党的领导下,坚持“以农村为重点,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依靠科技与教育,动员全社会参与,为人民健康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卫生工作方针,大力推进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在保障广大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取得了卓著成就,成为镌刻焦作时代记忆的重要篇章。

  截至目前,我市共有卫生机构2973家,其中,医院68家,乡镇卫生院74家,疾病预防控制机构11家,卫生监督机构10家,妇幼保健机构11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41家,诊所、卫生所、医务室417家,村卫生室2341家。全市拥有卫生技术人员16153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7148人,每千人拥有执业(助理)医师2.05人;注册护士4922人,每千人拥有注册护士1.41人。全市卫生机构现有床位13628张,全市每千人拥有病床3.91张,布局合理、组织规范、设备先进、技术优良,集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医学教育和科研为一体的医疗卫生体系,为全市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提供了有力保障。

  “十一五”期间是我市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黄金时期,我市卫生系统抢抓机遇,实现了卫生事业的飞速发展。预防保健和疾病控制工作取得明显成效。2010年,我市居民健康的主要指标婴儿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及孕产妇死亡率降至9.72%。、10.96%。和12.43/10万,实现了“十一五”规划确定的目标;我市城市和农村地区孕产妇住院分娩率分别提高到100%和99.97%;5岁以下儿童中重度营养不良发生率为3.48%,农村1岁以下儿童肺炎死亡率和肠道传染病死亡率与2004年相比均有明显的降低;农村改水受益人口比例达到98.39%,饮用自来水的农村人口达到94.65%;法定报告传染病总报告发病率为290.0/10万,儿童计划免疫接种率总体上保持较高水平,同时乙型肝炎疫苗等新增五种疫苗已纳入计划免疫规划,接种率为95.00%。

  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十一五”期间,特别是2008年年底以来,我市争取中央投资项目76个,建设规模达到18.71万平方米,总投资3.59亿元。实施了市中医院,沁阳、博爱、温县、修武人民医院和孟州中医院等县级医院项目,重点建设了29个乡镇卫生院、27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一批村卫生室改造项目;积极争取省标准化村卫生室建设项目并推动市标准化村卫生室建设项目的实施,投入6000万元建设标准化村卫生室2200个,保证全市每一个行政村至少设有1个标准化村卫生室。

  医院管理长效机制发挥重要作用。2005年以来,通过“三基”考核,基础医疗质量持续提高,医务人员总体合格率为91.8%。各医疗机构推出多项便民措施,建立健全了医患沟通制度,医患关系得到进一步融洽。合理控制医疗费用,2010年,全市城乡医疗机构门诊人均费用、住院人均费用分别为57.8元、1789.23元,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各医疗机构工作量明显增加,效率持续提高,21所二级以上医院2010年门诊量为201.8万人次,比2005年增加36.3万人次;急诊量8.86万人次,比2005年增加6213人次;住院患者16.54万人次,比2005年增加5.45万人次;手术患者5.22万人次,比2005年增加2.62万人次;平均床位使用率为96.47%,比2005年增长27.44%;平均住院日为12天,达到卫生部≤16天的标准。

  “科教兴医”战略工程取得显著效果。在我市打造出一批在市内领先、省内先进的学科品牌。2008年择优确定了32个“焦作市医学重点学科”和38个“焦作市临床特色专科”,形成了我市医学重点学科及特色专科群。2009年,焦作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妇科顺利通过省卫生厅验收,确定为省级特色专科。2010年,焦作市妇幼保健院开展的人类辅助生殖技术顺利通过省卫生厅验收,正式运行,这是豫北地区唯一一家允许开展此项技术的医院。焦作市第三人民医院开展的自体干细胞移植技术治疗肝病,填补我市空白。焦作市人民医院、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焦煤集团中央医院等三所医院4名优秀学科带头人被河南省卫生厅确定为河南省青年科技创新人才。

  农村卫生工作得到新发展。在中央和各级政府专项资金的引导下,全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县(市、区),参合率达到97.69%,筹集资金36799.44万元。开展“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支援农村卫生工作,从技术、设备和管理三方面进行全面扶持,每年下乡诊疗门诊病人8000人次以上,诊治住院病人600人次以上,帮助乡镇卫生院开展手术100台次以上,帮助乡镇卫生院开展了骨科常见手术、耳穴压豆等适宜技术,每年培训乡镇卫生院人员200余人次,接收进修人员100余人次。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不断推进。加快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2006年,我市在6县(市)启动新农合试点,2007年新农合制度覆盖到全市农民,全市参合人数从2007年的229.78万人增加到2010年的245.32万人,参合率由2007年的95.89%增加到2010年的97.69%。初步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2010年,我市被省政府确定为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试点市,在72所乡镇卫生院和11所政府举办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施了基本药物制度和药品零差率销售。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2007年,我市被国务院列为“全国29个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重点联系城市”,主城区建成了41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城区居民15分钟健康服务圈基本形成,截止到2010年9月底,建立城区居民家庭健康档案21.04万户,覆盖居民74.55万人。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城区居民日益享受到了均等的公共卫生服务。

  中医事业得到进一步发展。中医药队伍整体素质和中医药学术水平进一步提高。取得市以上科技成果奖20项,出版中医药专著60余部,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150多篇。农村中医工作取得可喜成绩。2007年通过国家专家组验收,成为全国为数不多的“全国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市”。2004年开展农村基层无学历卫生人员中专学历教育,到2010年共培养2700多名中医药人员。2008年制定了《四大怀药知识产权保护试点工作实施细则》,完成了全国“道地药材知识产权保护研究项目”试点工作,四大怀药的加工与炮制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回顾我市卫生事业的沧桑巨变,让人感慨万千。展望未来,在“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我市的卫生事业将继续向着更高的水平迈进,以建设卫生强市为总抓手,紧紧围绕医改提出的让群众“平时少得病、得病有保障、看病更方便、治病少花钱”目标,加强各类医疗机构管理,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创新服务模式,强化预约保健措施,狠抓食品安全整顿,加大卫生执法力度,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健康权益,努力实现全市卫生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山阳路56号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3924268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