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开焦作厚重的史料,崔长永的名字屡屡出现。从一名英福公司的夫役,成长为一名坚定的共产党人,他参与、见证了焦作煤矿工人大罢工、王褚农民抗租等重大历史事件,见证了焦作解放的轨迹。老人已于1982年离世,但他一生的传奇故事,他忠于革命的高尚品质,都给后人留下了永久的记忆。日前,记者走近崔长永的后辈,在他们的讲述中,寻找革命者浴血奋战的身影,寻找焦作浴火新生的印记。
革命一生,坚信共产党
家住解放区上白作街道办事处闫河村的崔世朝是崔长永的孙子,记者颇费了一番周折才找到他。听说记者来访的消息,崔世朝的大哥崔世旺、二哥崔世忠,弟弟崔保家、崔世国、崔世钢一同赶来。捧着珍藏多年爷爷的资料,抚摸着发黄的老照片,过去的岁月一幕幕浮现眼前,已经六七十岁的老哥儿几个唏嘘不已,感慨万千。
“爷爷是焦作革命历史上较早的一批老革命,从小我们都是听着爷爷的故事长大的,但爷爷自己反倒不怎么说。”提起爷爷的革命经历,老哥儿几个如数家珍,敬佩之情溢于言表。
爷爷是龙卧村人,小时候家里穷,12岁就到英福公司煤矿井下拉筐,受尽了欺凌。1925年初,在英福公司秘书瑞吉家当厨役。6月,当上海“五卅”运动的怒潮波及焦作时,中共地下党员罗思危、吴光荣等来焦作发动工人运动。在与罗思危的多次接触中,爷爷开始懂得革命道理,心中激起强烈的反抗精神。月底,爷爷参加了罗思危在天主教堂主持召开的罢工筹备会议。7月6日,福公司的200多名家庭雇员率先罢工。他们在中山公园,就是现在的贸易大厦集会游行,声讨英、日帝国主义在上海的残暴行径,成立厨司工会,冯金堂任会长,爷爷任副会长。9日,焦作煤矿工人发动总罢工。同年8月,爷爷加入共青团,10月,转为中共党员。
小时候,看到爷爷总是拄着拐杖,一条腿走路一瘸一拐的。听爷爷讲,那是当年焦作煤矿工人大罢工时,他奉命去新乡募捐时落下的伤病。当时,为保证工人在罢工期间的生活和取得河南各界人民更广泛的政治声援和经济援助,中共焦作特别支部组织了两支募捐宣传队,分赴豫北、豫南等地。在罗思危的带领下,爷爷和穆祥顺、李鸣秋、张凤阁、张瑞南、关永福等人前往新乡、郑州、开封、洛阳、信阳等地。
在与敌人的殊死斗争中,爷爷始终意志坚定。历经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终于迎来了1948年焦作解放。解放后,爷爷任焦作水电处主任,不久任焦作电厂副厂长。爷爷1965年离职休养,1982年病逝。爷爷平时没有什么豪言壮语,也很少讲他的英雄事迹,他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革命家庭, 英烈是榜样
参加革命,爷爷带出来一个革命家庭。爷爷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崔清文,也就是我们的伯父,为了新中国的解放献出了年轻的生命。小儿子崔清武,我们的父亲,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早早就参加了革命。
大伯一直是爷爷的骄傲。大伯1937年参加八路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9年,到抗日军政大学太行第一分校学习,毕业后分配到地方工作,历任中共武陟县县委书记兼银行经理、修武县工商局长等职。1945年,任中共焦作城市工作委员会委员,组织矿区地下武装力量,进行策应,做日伪汉奸分化工作。通过关系绘制焦作地图,为解放焦作作准备。6月中旬,被叛徒出卖,不幸被捕。敌人将他押送黄协军团部审讯,后又送交日本宪兵队,严刑逼供,百般折磨,始终不屈。8月11日英勇就义。
大伯牺牲时才32岁,没有成家,因此也未留下子嗣。听老人们说,大伯牺牲后,日本宪兵队不准领尸,后来在地下党组织安排下,直到第三天晚上才把大伯的遗体抬回龙卧村老家。因天气炎热,烈士面目已模糊不清,浑身上下条条紫黑色的伤痕清晰可辨,怒目圆睁。爷爷说,这笔账终要算,这个仇终要报。每当提起大伯,爷爷都会自豪地讲述大伯牺牲时的义举:“他对日本鬼子说‘不要背后杀人,我一生光明磊落,要杀,就在前面杀!’”爷爷每每痛心感慨:“要不是叛徒出卖,清文能为革命干好大的事啊!”
他也经常以此教育后人不忘历史,奋发进取。
廉洁奉公,一心为国家
爷爷是一位德高望重的老革命,可在大家眼里,他就是一个平平常常的老人,没有一点儿架子,吃穿没有一点儿特殊。爷爷一生离不开劳动,他离休后回到龙卧村老家还天天拾粪、垒梯田,总是闲不住。
爷爷一生廉洁奉公,从来不张扬,更不以权谋私。当年,我们哥几个找工作,想让爷爷打个招呼,可爷爷说:“你有能力你就去,没本事就算,别想着让我批条子打招呼。”就这样,我们都是凭自己的能力踏踏实实地在基层工作。我们成家,爷爷也不让到处张扬,只是自己家人团聚在一起吃顿饺子,就算办过喜事了。
可节俭的爷爷在大事上绝不含糊。1951年抗美援朝时,爷爷将自己的全部积蓄1000元国债捐了出来,受到党和政府的赞扬,《河南日报》登载了他的事迹。这些事他在家里从来不说,我们还是在看露天电影时,从电影放映前的字幕里才知道的。“爷爷一生跟党走,时刻响应党的号召,觉悟高着呢!”回忆往事,老哥儿几个感叹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