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T09版:红色征程 上一版3  4下一版
抗捐给穷苦人出了气
焦作党史大事记
王褚农民抗捐运动
第一章: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王褚学校
的灯光
抗日救亡运动在焦作
前所未有的
农民运动
时代人物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版面导航    
下一篇4 2011年7月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抗捐给穷苦人出了气

作者:本报记者 王 言 实习生 赵梦婕 徐金华
  回忆当年王褚农民抗捐运动,解放区王褚街道新店村的王鸿勋(右)、王洪杰老人感慨万千。 本报记者 刘金元 王正义 摄
  新店村南水北调安置小区规划图。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提起发生在新店村的农民抗捐事件,新店村村民、80多岁的王鸿勋和王洪杰说:“那可不是个小风声,声势大着呢!”

  两位老人虽然当时对这件著名的事件没有多少记忆,但经常听村里老人们讲起当时的情况。

  老人回忆说,1926年,冯玉祥进驻河南后,派下公债,乡亲们为了出钱,只好将新收的麦子卖掉。然而,当时新店镇上不少粮坊、麻铺、药店,都是一里路里长梁国藩开设的。他见机压低粮价,收买囤积。乡亲们长年劳苦,终难半饱。王鸿勋说,当时穷苦人住的是草房,吃了上顿没下顿,梁国藩家顿顿有肉吃,住的是两层楼的大瓦房,还有全村唯一的四轮马车,当时叫太平车。在共产党的策动下,方圆十几里的农民都赶了过来,砸了梁家悬挂在大门上的牌子。这件事让村里人在很长一段时间津津乐道,老人们每每提起便说:“泥腿子能把地主老财的家砸了,还让他摆酒唱了三天戏,穷苦人真出了口气!”

  记者来到当年抗捐事件的发生地梁家大宅原址,只见两层小楼连成片,早已不见过去的痕迹。据村民们讲,这片地方在南水北调征迁范围内,马上要进行拆迁。几年后,将是清渠通南北,惠泽百世。红色革命故地恰逢千年一遇的治水史上奇观,史册上又将留下浓重的一笔。

  在村委会,新店安置小区规划图给记者展示了一个设计现代、环境优美的小区。抚古思今,感慨良多。正如王鸿勋老人所言:共产党领导穷苦人过上了新生活,老百姓生活一年比一年好。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山阳路56号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3924268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