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郭树勋
本报通讯员 许来伟
随着何平九论的深入学习,尤其是“用领导方式转变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在中站区的生根,催生了该区“三个干什么”的生动实践。 “清楚应该干什么、思考能够干什么、看看工作干成什么”正在成为该区各级干部的自觉行动。
面对当前正在全市开展的学习《在转型中提升》的活动,中站区又会呈现给我们怎样的精神面貌和高昂斗志?
“领转之先,实干为是。”近日,记者见到刚刚从项目建设工地风尘仆仆归来的该区区委书记郑连武,他简洁明快地回答,显得铿锵有力、坚定自如。
他告诉记者,当前,全市上下都在认真学习署名“怀川”的文章《在转型中提升》,现代焦作的发展战略能否再现怀川文明的光辉时代,一个“转”字道出了天机,一个“转”字作出了回答。中站区作为焦作市重要的工业城区,要领转之先,先转为是,快转为妙。
如何在这次转型之战中承担责任、发挥作用。他说:“关键在落实,关键在实干。具体到中站区就是要抓好‘四转’,就是要在干部作风、工业经济、第三产业、城区建设上转型升级。”
说到干部作风的转变,他说,用领导方式转变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是干部作风的转变。为此,中站区开展了“三个干什么”学习与实践活动,根本的出发点就是转变干部作风。“三个干什么”就是解决“清楚应该干什么”、“思考能够干什么”和“看看工作干成什么”的命题,为领导方式转变提供思想保障和智力支持。
“清楚应该干什么”就是解决明责尽责、增强责任心、提升担当意识的问题,做到明责尽责牢记心;“思考能够干什么”就是解决如何提高自身综合能力和自身素质的问题,做到提高能力常学习;“看看工作干成什么”就是解决工作标准、工作效率的问题,做到一流标准抓落实。
他说,通过“三个干什么”学习与实践活动,彻底转变干部作风,落实用领导方式转变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的具体要求。
作为以工业为主的中心城区,工业经济的转型尤为重要,就是要通过以氟、钛、硅、锆和汽车零部件以及食品加工六大产业链为基础,以招商引资科技创新和企业上市为手段,大力推进发展氟化学产业园、佰利联产业园、新能源产业园、汽车零部件以及食品产业园等园区建设,建设产业集聚、特色鲜明、结构优化、效益显著的新型工业城。“十二五”期间,该区已排定总投资361亿元的工业项目49个,按照上市一批、推荐一批、储备一批的要求,力争在“十二五”末达到8~10家上市企业。到2015年,在高速公路以西形成22平方公里、销售收入在1300亿元以上的新型工业城。
作为中站区短腿的第三产业的转型,对中站来说既是必须又是必然。围绕打造焦作北部后花园的目标,向着休闲服务业转型,既是中站建设“旅游综合服务区”的延伸,又是加速三产发展和提升的切入点。该区引进了一大批以休闲旅游为主的项目,推进山区开发。如30亿元的太行怀川溪谷、3亿元的山前公园、5亿元到10亿元的怀山药主题公园、山下万亩生态园和投资10亿元的新型综合休闲体育中心及城市综合体项目等,随着这些项目建成,一个生态靓丽、功能完善、宜居宜游、城乡一体的后花园将展现在焦作人民面前。
城区建设的转型就是要把整个中站区建设成为城乡一体的和谐城区。围绕和谐城区建设,该区提出了统筹城乡环境管理、统筹城乡劳动就业、统筹城乡教育、统筹城乡安居的工作思路,运作山村社区、新农村社区、城市社区、农民安置小区、城市棚户区改造、城乡四网建设等一系列项目,努力建设群众满意的和谐社区,大幅提高中站区人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
面对新一轮的区域经济竞争,他满怀信心:“抓机遇谋发展,‘转’字当先,实干兴业。把转型升级落实到一个个具体项目上,为把焦作建设成更具活力的新型城市和奋力走在中原经济区前列,作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