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4下一版
第六届中国·焦作国际太极拳交流大赛
8月20日至26日将在我市举办
下决心把大赛办好
“黄龙”飞泻小浪底
导  读
大旱之年夺丰收
市委宣传部机关
集中学习“七一讲话”
马村区积极预防地质灾害
推动史志事业健康发展
勇当转型排头兵
我市法律援助便民为本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1年7月6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勇当转型排头兵
——访马村区委书记林宪振
作者:本报记者  王学典 本报通讯员 陈献军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不转型,发展难以为继,环境难以为继,民生难以为继。只有加快转型,才能持续发展。”日前,记者在采访中提起《十八谈·焦作篇:在转型中提升》一文,马村区委书记林宪振对其中的精辟论断感触颇深。

  马村工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逐步形成了铝配套及铝加工、装备制造、医药、汽车零部件、纺织五大主导产业。如今,放眼马村工业,欣欣向荣。万方铝业、健康元药业、东星炭素等企业龙头劲舞;千业水泥、星鹏铸件、宝丰电缆等重点工业企业项目花开马村。

  “转型,首先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在大招商工作中,把招商引资转变为招商选资,大力支持和引进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好项目,积极挑选无破坏、无污染、无负面影响的项目;大力支持和引进投资成规模的大项目,使有限的资源发挥最大的效益;大力引进成长性高、科技含量高、环保持续的新兴产业,这类项目发展前景好,生命周期长,一旦落地,就会对马村经济社会发展发挥长期的促进作用。”林宪振如是说。

  从招商引资到招商选资,是马村区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抉择。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该区大力培育发展电子、生物、新材料三大新兴产业,先后引进了投资17.6亿元年产5万吨超硬切割钢丝、投资7.5亿元年产60万平方米低碳节能型模块化住宅、投资5亿元年产50万克拉大单晶金刚石等大块头项目,为全区经济工作注入新的活力。

  “马村如何转?正如文中所说,转,就要‘循规蹈矩’。‘循规蹈矩’,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一切按规律办,一切立足于发展,一切着眼于民生。精辟的论断明确解决了‘怎么转’的问题,为转型指明了方向。”林宪振对转型的方向思路清晰。

  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马村区确立了“转型升级求突破”的工业发展思路,积极探索工业发展新路子,加速推进转型升级,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对于东星炭素、银海铝合金、鑫恒起重等传统产业,该区在转型升级上加足马力,先后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措施,鼓励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加大产品结构调整力度,增添企业发展后劲,提高企业竞争力。对于未来铝业、星鹏铸件、宝丰电缆等骨干产业,该区鼓励企业积极自主创新,打造属于自己的核心技术,打响自主品牌。该区不断完善企业自主创新政策支撑体系,逐年加大对自主创新的投入力度,先后设立了科技计划重大专项资金、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资金、科技成果转化资金等财政专项资金,形成了覆盖各环节的财政扶持体系。对于健康元生物制药公司、快宜居实业有限公司、大都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等高新企业,该区让这些企业担当发展的主角,锻造经济发展的强大方阵。“农业,同样需要转型发展。在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基础上,大力发展城郊特色农业。”谈到农业发展,林宪振如是说。

  马村区地貌复杂,由平原、岗坡、丘陵三部分组成。该区从实际出发,按照“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的发展思路,大打特色农业牌。以安阳城街道沿山地区为主,大力发展薄皮核桃、中华寿桃等果树,打造林果业特色生产基地。在待王街道和演马街道的平原地带,种植无公害蔬菜、皇家秋天葡萄、双孢菇等特色品种,按照“天然、绿色、无公害”的原则,大力推进特色农业向规模化、标准化发展,把产业龙头做大,把产品品牌做强。此外,该区加快推进观光农业生态园建设,在南水北调沿岸、林邓线、云台大道两侧,高标准规划建设一批集特色农产品种植、采摘、休闲、观光、娱乐、自助餐饮为一体的高品位观光农业生态园,带动提高农业的整体水平。

  “转型为发展带来了机遇,马村已经踏上了发展的新起点,正处于积蓄能量、转型升级的重要阶段,处于弯道超越、爆发式增长的关键节点。面对艰巨的任务,我们雄心勃勃,奋勇争先,在焦作率先走在中原经济区前列的征程中,勇当排头兵。”林宪振对未来充满信心。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山阳路56号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3924268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