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今日沁阳/副刊 上一版3
生活的背面
沁园春
第周一字
小儿初长成
人民衷心
感谢党
耄耋老人的赤诚情怀
挤读
乡村写意
学会说不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1年7月7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耄耋老人的赤诚情怀
——访沁阳市离休老红军李常
李太昭

  李常近照 李太昭 摄
  李常身着军装,英姿飒爽。 李小庆 供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他从战火中走来,浴血拼杀的岁月,他是一名机智勇敢的侦察员;他从红色延安走来,南征北战的日子,他是一名出生入死的红军战士。新中国建设时期,他是大家眼中的“胆小鬼”,在中央首长身边工作的日子,他还是毛主席眼里的“冒失鬼”。无论是出生入死,南征北战的烽火岁月,还是支援边疆和地方的建设时期,他用自己的无限忠诚书写了人生的不朽传奇。他就是今年83岁高龄的离休老红军——李常。

  日前,记者来到沁阳市离休老红军李常的家中。当说明来意后,有些耳背的李老打开了话匣,把我们的思绪带到了60年前那段烽火岁月———

  1928年,李常出生于沁阳县紫陵公社王村大队(现沁阳市紫陵镇王庄村)一个普通农民家庭。小时候的李常,在村里为地主放牧,饱受地主的剥削,吃不饱、穿不暖,尝尽欺凌,成为他对旧社会的记忆。

  1946年8月,抱着对革命的远大理想,李常从西向公社义庄村应征入伍,成为沁阳县第三区刘邓大军太岳区独立旅老二团的一名战士,那一年,他刚刚16岁。

  机智勇敢的侦察员

  战争年代,刚刚入伍的李常被留在团部成为一名侦察员。用李老自己的话说,自己和战友的任务就是“白天侦察,晚上突袭”,最大限度地消灭敌人。

  一次,在执行侦察任务时,他带领一个班的战士乔装打扮,凭借机智勇敢,在一个饭店内成功将敌人灌醉,不费一枪一弹,俘获了一个连的敌人。当消息传到团部时,团首长称赞他为“机智灵活,擒敌不闻枪声”的战斗英雄。

  转眼,时间进入当年10月。一次,团首长单独找李常谈话,让他一个人突破封锁,前去侦察敌情,这是一项光荣而特殊的任务。途中,李常遭遇了敌人的仔细盘问。装扮成当地群众的李常虽然从容应对,但是敌人还是对他的口音产生了怀疑,李常随机应变,机智地骗过了敌人的岗哨,成功对敌人实施了侦察,摸清了敌军的兵力部署。在当天晚上的突袭行动中,李常所在部队用一个连的兵力,悄然消灭了敌人一个团的兵力。为此,团里召开庆功大会,团首长再次点名表扬了他,夸他是“机智灵活”的孤胆英雄。

  出生入死的红军战士

  战争时期,饱经战争考验的李常在一次执行任务时,被敌机丢下的炸弹弹片击中左肩,让他在战斗中“挂了彩”。住院期间,部队的团首长亲自看望了他,看到他年龄小,就开玩笑地问他“怕不怕死”。李常忍着伤痛,斩钉截铁地回答说:“怕死不革命,革命不怕死”。稍显稚嫩,但铿锵有力的话语,一下子让团首长记住了这个勇敢的“红小鬼”。

  随着时间的推移,战争显得更加激烈。1947年5月,为了保护中央首长在延安的安全,部队需要挑选一些优秀的年轻战士送到延安。李常经过层层选拔,被选中派往中央警卫团,执行在延安保卫中央首长安全的重要任务。

  在延安根据地,由于敌机的狂轰滥炸,1947年秋,中央机关被迫从延安转移到河北省西柏坡。李常也被安排在中央机关做内勤工作,后来又被保荐到时任中央城市工作部部长的周恩来身边,担任警卫员,他出色地完成了党交给的一项又一项任务。在年终的模范表彰大会上,城工部李维汉部长把题有“好好学习,努力工作”的证书亲自颁发给他。直到现在,李老还完整地保存着自己当年出席中共中央直属各机关模范工作者大会的出席证和获奖证书。

  “胆小鬼”的来历

  从延安到西柏坡,再到中南海,随着新中国的成立,李常跟着中央首长一起走进了中南海。

  在中南海的日子,李常成为中央机关的一名机要通讯员,许许多多涉及国家安全的机密电报都从他的手中送给了中央领导。据李老介绍,自己印象最深的是抗美援朝时期送呈的一份电报,当他两天后知道主席的儿子毛岸英牺牲的消息时,自己才意识到那份电报的重量。

  1952年,经历战火考验的李常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也更加坚定了他为党、为革命事业奋斗终身的理想。

  1956年,周恩来总理在北京怀仁堂召开支援边疆建设动员会,一心想为国家建设出力的李常也积极地报名支边。最终经过组织的允许,他被派遣到贵州省贵阳市人民银行工作,时任银行股长职务。

  新中国建设时期,地方银行担负着当地金融安全的重任。在一次执行旧币销毁时,满满两卡车待销毁的旧币让许多人动了心,有人劝他私分了这些钱,也有人想从他手中得到一些好处。可是他却毫不动心,坚决地销毁了一整车旧币。销毁过后,他自己从兜里掏钱请客,让大家在饭店里吃饭。事后,他的举动让大家不理解,有人背后说他是个“胆小鬼”,当然,也有人背地里骂他是“傻子”。

  说起这些,李老满脸的自豪,他说:“党组织交给的任务,是对我的信任,我就要毫无保留地坚决完成,决不能给党抹黑。”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建设家乡的“功臣”

  1963年,阔别家乡17年的李常转业回乡,被安置在沁阳县西向公社派出所,成为一名公安特派员。期间,作为一名从中央回到地方的国家干部,他总是严格地要求自己,无私奉献,无怨无悔。在沁阳经济建设时期,他先后参加了常白公路建设、逍遥水库建设、筹建7004油库等重点工作。在知青下乡的岁月,他是带头劳动的青年队长;在畜牧工作的岗位上,他是先进的榜样。

  1991年,李常从工作岗位上离休。离休期间,他依然不放松学习,时刻关注国家经济发展和地方经济建设。

  无论是参加革命,还是参与国家、地方经济建设,他用自己的无私与忠诚谱写了一曲感人至深的人生之歌。眼前的李常,一位耄耋之年的老人。采访中,他说的最多的就是:“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就应该无愧于党和人民。”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山阳路56号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3924268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