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今日沁阳/综合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确保全市库存小麦安全度夏
第三届河南省道德模范投票开始
我市举办
沁河防汛行政首长培训班
市工会活跃着一支
党员志愿者服务队
图片新闻
西向镇及早开展
玉米病虫害防治工作
图片新闻
燃气使用安全知识问答(之二)
吕旭泽红色收藏展出
百字新闻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1年7月7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农村 新社区 新生活
——河南省安阳市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调查(上)
《农民日报》记者 李朝民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2010年1月上旬,河南省委书记卢展工到安阳市滑县锦和新城社区考察时指出,河南要持续探索走一条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路子,一定要以新型城镇化为引领,以新型社区建设为城乡统筹的结合点、城乡一体化的切入点,锦和新城的建设就是在这方面进行的有益探索。

  锦和新城规划建设涉及33个行政村,原村庄占地9500余亩,新城占地2600亩,节约土地近7000亩。锦和新城建成后,可容纳2万人居住,城内医院、学校等服务设施齐全。一期18个行政村的合并已接近尾声,今年10月底4737户农民可全部入住。二期15个行政村正在规划建设中。在河南新农村建设中,锦和新城是全省最大的一个省级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试点。

  安阳市位于河南省最北部,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下辖九个县市区,现已启动建设了113个新型农村社区(涉及243个行政村)。两年间,锦和新城的巨变,可以说是安阳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一个缩影。日前,记者来到安阳,对这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情况进行了调查采访。

  村庄变身大社区

  在锦和新城内,顺着一条水泥路主干道朝最里面走,在呈正方形规划的村庄一个角落处,有一座两层小别墅独院。这就是滑县产业集聚区暴庄村居民崔玉凤的家。200平方米的房子,分成五室两卫一厅一厨。房间装饰一新,液晶电视、电脑、空调等电器,一应俱全。别墅的一角是一个车库。小院落里,铺着透水砖,旁边有一块地,上面种上了花草。

  “不说我们这里是农村,你能看出来吗?很多人以为这是滑县的富人区,其实这都是农民的房子。”崔玉凤说,“我们原来的村庄,就在这块地上,是老村庄拆了盖成新村庄。我家是平房,各项拆迁款加起来6万多,自己又掏8万多,盖起了新房子。新房子的地皮是老宅基地置换来的,不用再掏钱。”

  滑县产业集聚区管委会主任李勇介绍,根据政府规划方案,新村庄内建别墅、多层、高层等不同样式、不同面积的居住用房,供村民选择,旧宅基地可按占地面积折算现金购买新房。对主动拆迁的农户,按原宅基地和房屋面积给予一定的资金奖励,并对其在子女就业、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障方面给予优惠政策。那些家里钱财不足,愿意选择单元楼的,每户奖励9万元,按每平方米800元低价售给农民,成本价不足部分由政府补贴。

  村支书暴新航说,全村1800多人,有328户居民住的是独院别墅,122户要的楼房。他说:“在村里生活了几十年,怎么也没想到,暴庄能有这一天。”据了解,在这个超级大社区里,各村庄独立布局,互不交叉,沿用原来的领导体系。

  村庄整合后,农民种地是否方便?滑县产业集聚区管委会副主任韩旭波说,整合村庄,不但是建设新社区,还要对耕地统一耕种,实现集约经营。2009年,集聚区在村庄整合开展后,成立新鑫田园开发公司,将各农户土地经营权回收到该公司,统一流转经营。当年9月,原属18个村的1.7万亩耕地,被6家公司和37个种粮、种菜大户拍得使用权。 根据规定,新鑫田园公司实行零利润经营,拍卖土地所得全部归农户所有,农户每年每亩可净得小麦700斤至1000斤。

  崔玉凤说,丈夫在外地经营一个超市,现在她在家附近的一个生态园打工,大儿子也在集聚区的一个企业上班,不用再操心种地的事,很开心。韩旭波说,流转的土地,性质不会变,就是农业用地,发展高效农业。根据协议,滑县地方政府和承包户签订的承包合同是15年一个期限。为防止土地性质“变形”,政府将这些承包户的土地一家一户卫星定位,存入电脑。流转后的土地承包权还在农民手里,农民离地不失地,同时还可以干些其他事,增加收入。

  滑县产业集聚区“整合村庄、整合土地、统一规划、集中33个行政村建设新型农村社区” 的大胆实践,得到了上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和充分肯定。2009年11月被确定为河南省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安阳市委、市政府,县委、县政府把滑县产业集聚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作为试点,从多方面给予支持,省、市、县主要领导多次到区检查指导工作,周边市县也相继来区考察交流。

  滑县探索的模式显得独特,主要因为大规模的村庄整合,并且进行土地流转。除此之外,安阳市始终恪守因地制宜的原则,探索出了多种建设模式和途径。如林州市的整市推进、滑县的产业带动、龙安区的企业援建、安阳县曲沟镇的整镇启动等,形成了工业带动、城郊带动、平原农区型等模式,实现了“土地得保护、经济得发展、农民得实惠”三方共赢的新格局。

  确保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和经济发展用地。据测算,住进新型住宅楼的每个农户平均占地仅需0.16亩,建设六层以上的多层 、高层住宅楼,节地率可达70%。113个新型农村社区全部建成后可腾出宅基地约6万亩,全市新型农村社区建完后,可腾出土地约60万亩。一是宅基地复耕后增加了耕地面积,确保了粮食安全;二是土地流转促进了规模经营,可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三是解决了工商业用地问题,保证了土地资源更加合理有效的利用。

  有效拉动内需,促进经济健康发展。截至目前,安阳市已确定了18个省级新农村示范村、25个市级新农村示范村、2个整体推进县(市、区)、10个整体推进乡(镇),启动建设的新型农村社区已投入35亿元,建设新型农民住宅楼4400多栋,建筑面积达到460多万平方米,拉动消费120多亿元。一方面直接扩大了农村基础设施投资需求和建房需求,带动了钢铁、水泥、电力、交通等多个行业的发展;另一方面刺激了农村居民消费升级,撬动了农村需求市场。

  改善居住条件,转移分流农村剩余劳动力。据测算,一个四口之家建造新房至少需15万元左右,如不及时加以引导,继续过去“一代人建三次房”的局面,势必使农民重蹈举债、建房、还债、再举债、再建房的怪圈。因此,以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为载体,推动“三代人建一次房”,降低农民建房成本和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成本,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升农民生活质量和水平。

  (注:原文刊登于2011年6月9日08版《农民日报》。转载时有改动。)

  编者按:目前,旧城改造、新农村建设、小城镇建设在全省正如火如荼地开展。按照我市“十二五”规划,到2015年,城中村改造基本完成,现代化中等城市的目标基本实现。为借鉴、吸收各地城建先进经验,开阔视野,提供思路,本报特推出《他山之石》栏目。本期推出安阳市滑县锦和新城社区的成功经验(上、中、下连载),敬请关注。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山阳路56号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3924268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