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王言、麻酩)项目观摩要现场打分?这在我市还是第一次。7月7日、8日,我市开展全市产业集聚区和重点项目建设集中观摩点评活动。与以往不同的是,除了观摩,参加活动的各县市区、各市直部门负责同志还有个新任务:给项目打分。在8日下午的反馈会上,会议当场公布了打分结果并作了点评。参与活动的同志评价:这种“赛项目”的方式,是压力更是动力,对项目建设会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两天来,记者留意到,观摩团成员对每天发到手的观摩打分评价表填写非常认真,每观摩一个项目,都要对照评价表展开讨论,认真划分。评价表分十个等级,评分内容分别是:新入驻企业项目数量和规模,主导产业相关项目集聚程度,路网、环保设施及其他配套设施完善程度,功能布局与规划一致程度,土地集约节约利用程度,利用现有城市设施服务产业集聚区发展情况,观摩项目水平和质量,观摩项目形象进度,与所在产业集聚区主导产业的关联度,吸纳就业或对财政贡献情况。打分结果公布后,引起各县市区新一轮的思考和“较量”。
为什么要采取现场打分的方式?市政府项目办主任孟小军说,借鉴省政府相关做法,我市首次采用项目观摩打分制。应该说,打分对各县市区有触动,尤其是对排名相对落后的县市区触动较大,发展的压力大,发展的劲头更足。通过打分点评,前景好、发展快的好项目被推荐出来,一些项目运作管理的好做法被发现,相应,一些深层次问题也显现出来。这对于我市项目建设是一场“及时雨”,会产生较大的推动作用。
“把项目摆出来,好不好大家说,这种‘赛项目’的方式很新颖,也动了真格,大家很欢迎。”市科技局局长翟耀南说。他认为,通过打分也可以发现我市当前项目建设存在的一些问题。比如结构调整虽然有一定成效,但力度还需进一步加大,尤其是科技含量高的项目更要多上快上。比如要进一步提高投资强度,让土地真正产生效益,避免将来“腾笼换鸟”时重复建设。
沁阳市委书记陈敬如表示,这样的打分,增强了兄弟县市区之间比学赶超的意识,调动了大伙大上项目、上大项目的积极性,为加快项目建设打了一针强心剂。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