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一版①)发展慢的根本原因在于缺乏加快发展的意识,缺乏加快发展的责任和执行力。各县市区要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危机意识,强化发展意识、责任意识,切实提高执行力,善抓落实,强力推进项目建设。
路国贤强调,焦作发展关键靠工业,工业发展关键靠项目。全市各级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并毫不动摇地坚持“工业强市、项目带动”基本战略,集中精力抓好项目建设。一要增强项目意识。项目是发展的载体,发展离不开项目。省委书记卢展工要求的“三具两基一抓手”,抓手就是项目。项目不仅仅局限于工业,还可以是方方面面的,要把工业、农业、第三产业以及党建等各项工作规划成一个个项目,通过项目建设推动发展。二要加强项目谋划。项目是等不来的,重大项目都是通过对外开放,通过企业自身的认真谋划引来的、找来的。各县市区要按照“谋划一批、论证一批、建设一批”的思路,加强项目谋划,扩大项目储备,千方百计引进好项目、实施大项目,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三要加快项目进度。对已引进的项目,要进一步调整好规划,完善好措施,兑现好承诺,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决不能因我们工作不力影响项目建设进度;对正在运作中的项目,要盯牢、盯死,确保项目顺利落地。四要加强项目责任。各县市区一定要落实好项目责任制,确保有专门的团队运作、管理、服务项目建设,确保人人头上有责任、有目标。五要提高项目质量。要按照国家产业政策,围绕转型升级要求,多上成长性好、关联度高、质量效益好、前景广阔的项目,特别是多上那些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核心竞争力强,对促进我市产业结构调整意义重大的好项目、大项目,切实提升我市产业集聚区的综合竞争力。六要搞好项目服务。各县市区要紧紧抓住项目,为项目落地创造优良环境、提供优质服务;各部门要为项目落地和建设提供支持、保驾护航,为工业发展创造条件。各县市区要通过这次集中观摩点评,认真研究、分析、思考,把更多的精力用在发展和项目建设上,以更大的决心、更大的力度迅速掀起项目建设、对外开放新高潮。
孙立坤指出,通过集中观摩,总体感到成绩明显、各具特色。一是产业集聚区发展更快。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各产业集聚区竞相发展,发展框架进一步拉开。二是项目技术含量更高。许多项目采用国内外领先技术,具有很高的科技含量。三是产业链条更长。不少项目都是拉长产业链条的好项目。四是新兴产业前景更广。锂电池、LED、风电等正是当前国家支持发展的新兴产业,市场前景广阔。五是工作措施更多。各县市区采取了许多有效的措施推进工作。六是部门服务更优。各有关部门围绕产业集聚区和重点项目建设,提供了优质高效的服务。同时,他也指出当前面临的形势严峻、竞争激烈。国家宏观政策日益趋紧,立项、土地、环境容量、资金供给等要素制约增强;省内各地竞争压力增大,不进则退,慢进亦退;我市还存在着新上项目少、科技含量低、项目个头小,产业布局散,项目进展慢、工作作风虚的问题。
对下一步工作,孙立坤强调,要再加压力、提速增效,重点抓好五个方面工作。一是必须把工业作为主攻方向。围绕做强做大六大战略支撑产业、四大新兴产业,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条,优化产业结构,加快产业转型升级。要围绕重点骨干企业,加快建设中心城区首批十大工业特色产业园区和县域首批十大特色产业集群,打造大产业、大企业、大园区、大集群。二是必须把项目作为主要抓手。紧紧盯住在建项目,迅速掀起建设高潮;紧紧盯住新上项目,加快前期工作,尽快开工建设;紧紧盯住大企业、大集团,解放思想,联大靠强,加快发展;紧紧盯住优势产业,拉长产业链条;紧紧盯住国家支持政策,积极争取,赢得先机。三是必须把园区作为发展载体。按照“三规合一、四集一转、产城互动”的要求,加强薄弱环节建设,努力实现“两提一扩”,即提升速度、提高水平、扩大效果。四是必须把招商作为战略举措。明确招商领域,创新招商方式,优化招商环境,引进一批创新型项目、基地型项目、补链型项目、终端型项目。五是必须把实效作为工作标准。突出组织领导,认真执行“一个重大项目,一名领导联系、一个部门跟踪、一班人员服务”的领导干部联系分包制度。突出协调配合,各职能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责,加强协作配合,切实解决项目建设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突出督促检查,把重点项目进展作为当前的督察重点,严格执行重点项目月通报制度。突出奖惩考核,制定一套严格的管理、考核、奖惩办法,奖优罚劣,在全市形成你追我赶的建设热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