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版:参考·悦读 上一版3
微博一周
国务院批准设立舟山群岛新区
河南首家“世界500强”企业诞生
为何内地状元选港校
为何普世商业价值在中国行不通?
《武侠》拍成这样已经可以了
每个人都有做梦的权利
善听人言者方为师
全国开展电梯紧急排查
央行年内第三次加息
房贷利率升至近10年最高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1年7月1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善听人言者方为师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赵倡文

  《论语》中的章节大都是前后没有语境的孤立之句,有故事情节的是少之又少,“陈亢问于伯鱼”一节便是有故事情节的代表之作。

  话说有一天,孔子的弟子陈亢见到了孔子的儿子孔鲤,心想,这孔鲤是老师的儿子,肯定会跟父亲学有不外传的独门绝技。于是就问孔鲤有没有从自己父亲那里学有什么秘笈。

  孔鲤想了想,说:“没有啊。只不过有一天,他站在那儿,我从他身边过,他问我:‘你学诗了没有’,我说没有。他说:‘你不学诗,就没有言谈的资格’,我就开始学诗了。又有一天,他还站在那儿,我又从他身边过,他问我:‘你学礼了没有’,我说没有。他说:‘你不学礼,就没有立身的根本’,我就开始学礼了。好像我就听父亲说过这么两句。”

  陈亢一听,高兴得不得了,心想,我问一个问题就学到了三种知识:知道了诗的作用,知道了礼的作用,还知道了君子不偏向自己的儿子。

  我非常喜欢这一节,反复诵读之后,在佩服陈亢“问一得三”的悟性的同时,也更感慨孔鲤的实在,他不但一五一十道出了父亲两次对自己教诲的详细经过,给陈亢以启发,而且还不怕父亲的责骂,实实在在说出了自己没有学诗、没有学礼,让父亲得以对自己及时进行指导。孔鲤真是陈亢的好同学、父亲的好孩子、老师的好学生。

  然而,读过《史记·孔子世家》里的一则故事,则让我知道了孔鲤之所以敢毫不隐晦对父亲实话实说的原因。

  孔子周游列国时与弟子失散,大家纷纷去找。子贡逢人就问见到自己老师没有。有人就对子贡说,东门有个人,他额头像唐尧,脖子像皋陶,肩膀像子产,只是从腰往下比夏禹短三寸,那又瘦又累的模样,完全就是个“丧家之狗”。

  子贡一听,就知道路人形容的正是自己的老师,急忙赶了过去。不过,见到老师,子贡做了一件令今人想也想不到的事,他把路人的话一句不落讲给老师。更令我们今人想不到的是,孔子听完子贡的话不但没有生气,反而“欣然笑曰”,他说的长相不大对吧,而说我是丧家之狗,真的是这样的呀,真的是这样的呀!

  通篇读完这则故事,细忖才知道,子贡之所以敢把别人说老师的话照本宣科说给老师,原来他深知自己老师的为人,那就是孔子善于听取学生的话,从不对学生摆架子,只要你说得对,符合实际,孔子就不会生气,相反会因为你说得对而哈哈大笑。同样,孔子也不对自己的儿子摆架子,善于听取孩子的话,孩子说出了自己的不足,他不因为我是老子,你是儿子就盛气凌人,而是根据孩子的缺点与不足去循循善诱,让孩子改过。孔鲤如子贡一样也深知父亲这一点,所以才敢对父亲有一说一、有二说二,而不必害怕挨父亲的打而去隐瞒,这样才有了“不学礼,无以立”的千古警句。

  不过,我们现在有许多家长可没有孔子那样的修养。大多数的情况是,如果第一天问孩子作业写了没有。孩子说没有。家长肯定会以上欺下,不问缘由就斥责孩子,干什么的,还不快去写。如果第二天再问,孩子还是没写完作业,家长肯定就会上去一巴掌,训斥孩子一顿,根本谈不上去引导了。这样一而再、再而三,孩子见到家长恐怕就会如老鼠见了猫,能躲则躲,能藏则藏,真躲藏不了了,则以谎言欺骗,长此下去孩子荒废了学业,家长不了解孩子的真实情况,就会出现“父之过”。

  因此,在教育上,我们应该向孔子学习,不摆老师和家长的臭架子,善于以平视的眼光与孩子们交流,在交流中了解孩子们的所思所想,然后及时加以引导,这样做了,虽说我们没有孔老夫子的水平,说不出什么名言警句,但我们可以及时掌握孩子们的内心世界,校正他们的航向而不至于出现意想不到的偏差。

  “陈亢问于伯鱼”实际上告诉我们:放下架子,与孩子平等交流,你就有可能成为称职的家长;放下架子,与学生平等交流,你就有可能成为合格的老师;放下架子,与部属平等交流,你就有可能成为成功的领导。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山阳路56号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3924268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