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摆在全县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学习贯彻常鸿同志在县十一次党代会上的报告。这对于全县两万三千多名共产党员,既是一次认识规律、把握未来的理论学习,也是一次明确任务、坚定目标的党性教育,更是一次加快步伐、奋力前进的战斗动员。
回顾过去倍受鼓舞,展望未来信心满怀。常鸿同志的重要报告,在全县广大党员干部中引起热烈反响。大家一致认为,报告符合胡锦涛总书记“七一”讲话精神,站在历史和全局的高度,客观全面地回顾了县十次党代会以来的工作,准确地分析了当前面临的形势,明确提出未来五年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突出强调工作重点,创新工作措施,周密部署实现加快发展的保证,深刻阐述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把武陟各项事业推向前进的大政方针。报告主题鲜明,思路清晰,理论丰富,内涵深刻,目标明确,求真务实,是指导全县工作的纲领性文件,是推动武陟走在中原经济区建设前列的宣言书和动员令。我们认真学习、深入领会常鸿同志的报告,就是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报告精神上来,不断增强克服困难、勇争一流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不断把武陟的各项建设事业推向前进,实现历史性的大跨越。
认真学习《报告》对过去五年工作的全面回顾,我们才能更加深刻地认识走过的艰辛历程和取得的宝贵经验,从而认清现实。全县上下团结拼搏、奋力攻坚;三大文明协调发展、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城乡面貌明显改观、人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党的建设全面加强,执政能力进一步提升。这“四项成就”概括了作风建设、科学发展、关注民生和党建保障。科学发展是统领,必须牢牢把握,始终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改革开放是动力,必须始终坚持,逐步拓展到更深更广领域;项目建设是支撑,必须强力实施,为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提供强大动力支持;改善民生是根本,必须认真落实,保证发展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党的建设是保障,必须不断加强,进一步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坚强保证。这“五项体会”既是过去五年工作经验的总结,更需在以后工作中坚持、发展和完善。经济总量偏小、人均指标较低的基本县情还没有彻底扭转;传统产业比重大、新兴产业份额小的发展瓶颈还没有完全突破;财政收支矛盾仍然比较突出;城镇化水平明显滞后,带动能力急需提高;节能减排力度还需要进一步加大;干部思想和工作作风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还不相适应;维护社会稳定的任务十分繁重。这“七项不足”是我们面临的现实困难,需要高度重视,认真解决。
认真学习《报告》对发展机遇和优势的分析,我们才能准确把握武陟发展的良好基础和优越条件,从而增强信心。我们面临着极为重要的战略机遇期、极其难得的优势凸显期、大有可为的黄金发展期。这“三大机遇”尽占“天时”。武陟区位优势、交通优势得天独厚。这“两大优势”凸显“地利”。广大人民群众思发展、议发展、谋发展的劲头强烈,追求幸福生活的愿望迫切,并由此汇聚成加快发展的强大合力。这是宝贵的“人和”。只要全县上下解放思想,抢抓机遇,与时俱进,锐意创新,就一定能在中原经济区建设的伟大实践中,推动武陟经济社会发展跃上一个新的台阶。
认真学习《报告》提出的今后五年全县工作的指导思想,我们才能掌握社会经济发展的内在规律,从而坚定方向。历史和现实不断证明这样一个道理,经济的发展从来都不能像“单条腿跳拐拐”那样片面增长,而是要像“十个手指弹钢琴”那样,全面、协调、科学、平衡推动社会的不断进步。“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以改善民生为根本”,全面推进各项经济社会事业的发展,建设工业实力强劲、农业基础稳固、商贸流通活跃、城乡建设靓丽、(下转10版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