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4下一版
上半年国税收入突破27亿元
我市举行学习胡锦涛同志七一重要讲话报告会
对重大项目要抓紧抓实
修武产业结亲台商拉手台企
图片新闻
我市多措并举构筑农民工维权体系
云台山跻身
中国旅游景区百强
风清气正谋跨越
6537万元将用于农业投资
图片新闻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1年7月12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风清气正谋跨越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本报记者 许伟涛

  实习生 杜 笠

  本报通讯员 樊树林 杜永兵

  事业成败由很多因素决定,然而最关键的还是人。

  近年来,山阳人用自己的埋头苦干,创造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山阳速度”:2010年,区级本地区生产总值实现17.1亿元,是“十五”末的2.4倍,年增长18.8%;地方财政收入完成2.58亿元,是“十五”末的3倍,年增长24.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8.1亿元,是“十五”末的3.7倍,年增长29.7%。如此跨越式发展的成绩单,令人激情澎湃。

  在焦作循环经济产业集聚区和城区的建设现场,干部们的日子紧张而充实。从项目的洽谈、签约到建设,全过程跟踪、全方位服务。

  走在转型大路的山阳,可谓变化惊人、硕果累累:绿地多了,路灯亮了,小巷硬化了,廉租房、安置房让居者有其屋,敬老院、医疗险让老人病有所依,促教育、再就业让百姓得实惠……经济发展的成果让大家共享,让笑容绽放。

  在城区乡村,在社区企业,在71家区直单位、9个街道、31个社区、19个村以及6300余名共产党员中,一项旨在发挥党员示范带头作用的“山阳先锋”工程正蓬勃开展。

  对此,山阳区委书记牛炎平的话,可以佐证山阳区对党建和经济发展两者关系的孜孜思索:“事业兴衰,关键在党。抓党建谋发展是实现‘科学发展,强区富民,建设一流城区’的宏伟目标的必然路径。”而这种思索,在该区已逐渐成为现实,风清气正的环境凝聚成一股强大合力,催生出山阳的裂变式发展。

  创新载体,搭建平台,让党员发挥更大作用

  “党员作示范,群众跟着干。”这是山阳区在抓党建促发展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后得出的一个理念。

  “再好的理念不落实,也只是一句挂在墙上的口号。”该区区委副书记、区长郑秋红告诉记者,近年来,山阳区不断从创新载体入手,搭建起了让党员发挥更大作用的平台。

  在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各级党组织把“解决实际困难,方便群众生活”作为检验活动效果的唯一标准,广泛开展了“一优化三服务”活动;在学习科学发展观活动中,紧紧围绕加快科学发展、在全省城区率先实现新跨越这一主题,在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中开展“千名干部下基层”活动;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全面开展了“山阳先锋”工程,引导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积极参加以“比创‘五个好’党组织、争当‘五星级’党员”为主要内容的“比好争星”活动。

  为统筹推进党的建设和其他经常性工作,“山阳先锋”工程实施伊始,山阳区五大班子领导、党员干部带头分包联系点创建任务,各区直单位与街道、社区、农村等各行各业共同参与党建工作,相互联动、整体推进,形成了齐抓共建的合力,走出了一条“多方联动抓党建,拓宽视野筑平台”的基层党建新路子。

  据介绍,为强力推进“山阳先锋”工程,该区将创先争优的活动载体“山阳先锋”工程作为基层党建的一项经常性工作,通过1~3年的努力,使全区各类“五个好”基层党组织和“五星级”党员比例分别达到70%、80%。

  对照目标,寻找差距,马上行动。该区区直单位、街道、社区、村、两新组织各级党组织纷纷行动,根据区委的“比好争星”主题活动制订了各自的实施方案,并结合各自工作实际,丰富、创新党建活动载体,进一步激发了党建工作活力。

  东方红街道充分挖掘社区资源,开展了“优化生活质量暖民心、促进社区安定稳民心、提升居民素质连民心、加快经济发展得民心”活动,先后设置了公益设施维护、树木管护、治安巡逻等7个志愿岗,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2600余件,把“山阳先锋”工程建在了居民的心坎上。

  太行街道辉源社区推出“三联六式”服务载体,为老、弱、病、残党员请医送药并入户探望,发放特困党员慰问款、物品折合人民币共计7000多元。为下岗职工党员群众找门路、想办法,帮助200余名失业人员重新走上工作岗位……

  抓好作风建设,催生服务型政府,加速推动山阳崛起

  抛开经济发展这一基础,任何形式的党建创新模式都将失去意义。抓党建促发展,正是山阳区实施“山阳先锋”工程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山阳区行政服务中心更是秉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不断强化窗口单位的服务功能,以提高群众满意度为着眼点,完善创新了便捷式、全程式、亲情式服务模式,推动了创先争优活动深入开展。作为政府形象的窗口和为民服务的平台,该中心将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和中心服务工作进行了有机结合,修订了制度,确保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有规可依,并以创先争优活动“山阳先锋”工程为重头戏,叫响了“阳光、和谐、创新”这一品牌,全力打造效能服务中心“塑造全新自我、焕发美丽风采”赏文会,开展“阳光、知性、塑造最美的你”等活动,使大家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了文明素养和办事能力。

  与此同时,该中心还立足于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在丰富活动内容、创新活动载体上下工夫,打造了接待服务“零距离”、工作程序“零障碍”、执行政策“零差错”、接受监督“零投诉”的“四零四到位”工程;实施上门、预约、特事特办、跟踪和全程“四项服务”,并设立了便民栏,开通10657006067009短信平台,公布了热线服务电话;加大了窗口业务巡查,设立了投诉窗口、投诉电话和举报箱,并邀请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来挑刺,从而实现了双向交流的零距离。创先争优活动开展以来,该中心服务投诉率始终为零。

  不让服务对象受冷遇、不让办理事项有延误、不让工作出差错、不让山阳形象受损害,这种理想的发展氛围,正是山阳区委、区政府孜孜不倦的追求。如今,这种追求正在该区凝聚成一种清风正气,将全区干部打造成为服务型干部,催生出一个服务型政府,加速推动山阳在加快发展中统一思想、在推进项目中达成共识、在不争论中加速前进。

  抓好党建,形成两个体系,为山阳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有了好的政策,关键还要有一批好的干部去贯彻落实。山阳区加强党建工作,构建了党建组织体系和为民服务体系,为山阳区跨越式发展和改善民生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

  为完善党建长效机制,山阳区通过完善工作机制、构建自律体系、规范组织程序等措施,组织各单位围绕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经济建设破解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认真做好有关制度的废、改、立工作,共废除制度27个、修订制度375个、建立完善制度251个,推动了整个机关工作作风明显转变,促进了全区广大党员干部整体素质的提高,确保实现了“组织创先进、党员争优秀、群众得实惠”的工作目标。

  近年来,该区19个村深入推广“四议两公开”工作法,逐步建立评议结果与村干部待遇挂钩相结合制度,激发农村干部干事创业的热情;社区工作通过面向社会选聘、街道机关下派等方式,逐步构建以街道党组织为核心、社区党组织为基础、社区单位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共同参与的区域化党建新格局;不断加大辖区“两新”组织排查力度,通过单独建、联合建、挂靠建和派驻党建联络员等方式,把党支部建在市场上、建在项目上、建在产业链上,不断扩大党组织覆盖范围;结合分行业创“五好”要求,坚持做好机关、学校、事业单位等不同行业的党组织班子建设工作,提高单位的凝聚力和各项工作的执行力。

  为健全为民服务体系,该区各街道、社区充分发挥三级服务网络作用,以党员服务网络为平台,打造党建服务品牌,做到了“五进中心”,即党务工作进中心、便民利民服务进中心、劳动保障进中心、矛盾调处进中心和社会事务进中心,并成立了社区志愿者服务队,为群众提供“一站式”服务。

  在采访过程中,记者真切地感受到了该区各级党组织、广大党员心系民生的情结。“如果不是社区党支部的关心,俺孩儿真的要失学了。” 家住太行街道塔北路的赵妍彩告诉记者,他们夫妻二人均有残疾,无劳动能力,家里没有收入,生活十分困难,日常生活靠亲戚接济。社区党支部得知情况后,第一时间赶到她家,对她进行了帮扶。2006年4月,社区主动为其办理了城市最低生活保障;2009年3月份,她的简易房因为年久失修不能住人,社区为她免费更换搭建了新的石棉瓦顶棚;2009年10月份又帮助她办理了廉租房;今年年初,社区专门为其送去了2件棉衣裤。

  截至目前,该区已有社区志愿者服务队近60支,党员挂牌户3000余户,党员示范户900余户、示范岗500余个,党组织和有帮扶能力的党员与全区221户贫困群众建立起一帮一、多帮一的结对帮扶关系,为他们排忧解难322件,为下岗失业人员推荐就业岗位 231个,为辖区居民提供法律援助49次,为低保户发放低保金175万余元。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山阳路56号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3924268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