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开启心灵之窗 引航精神卫生发展
开启精神病人心灵之窗
补白我市精神卫生事业
市民看医院花絮
打造低廉惠民专科医院
助力精神卫生事业新发展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下一篇4 2011年7月14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市民看医院走进焦作市精神病院
开启心灵之窗 引航精神卫生发展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市民走进市精神病院取得圆满成功。

  ●时间:2011年7月9日 ●地点:焦作市精神病院 ●总向导:焦作市精神病院党支部书记 王业伟

  炎炎夏日,或有一汪清泉,或有一片绿荫,能洗却一分焦躁,留下一分宁静;能撇尽一片浮云,留下一片蔚蓝。

  在日新月异的社会变革中,在抑郁狂躁、沉溺封闭的世界里,焦作市精神病院犹如这烈焰下的一汪清泉、一片绿荫,洗却铅华,卸去偏见,带给人们无尽的惊喜和惬意……

  7月9日9时,由焦作日报社传媒经济部健康美容工作室推出的大型实地走访活动“市民看医院”,带着15位市民代表暂离喧嚣的闹市,来到清净的市郊,在那曲径通幽之处,领略到了市精神病院不事雕琢的翠微景象。

  

  

  

  

  

  不得不说,由于人们认识上存在的种种偏见,时至今日,仍有不少人对市精神病院倍感陌生,更无从说从心理上接受它了。

  这种观念,即使是在参加活动的代表当中亦有存在。市民代表张东阳是第一次近距离地和市精神病院接触,一进医院,他就不住地打量这里的一切,建筑、花木、草地、医护人员、就诊的病人……心中也发出了这样的疑惑,这里会不会像电影《飞越疯人院》里描述的那样恐怖,工作人员是否全靠野蛮暴力去征服这些特殊的人群?

  这些疑惑,伴随着一组幻灯片的放映,开始慢慢消融。

  幻灯片这样介绍了它“主人”的过去:成立于1991年的焦作市精神病院,是我市唯一一所具有一定规模的集精神疾病预防、治疗、康复、教学、培训为一体的公立专科医院。它的成立填补了我市在精神卫生事业中的空白。

  “其实,市精神病院的历史,还可以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王褚乡卫生院精神科。因为当时住院人数急剧增多,1991年经市长办公会议研究,时任副市长张汉英批示,当时的市计委立项,市卫生局批准成立了市精神病院。”焦作市精神病院党支部书记王业伟说,该院成立后,走过了一段不同寻常的道路。

  据了解,当年刚刚成立的市精神病院,由于人员编制少,设备陈旧,就诊环境简陋,医疗技术亟须更新,生存和发展遇到了极大困难。

  困难没有难倒锐意进取的医院工作人员,秉承“以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为中心,病人至上”的服务宗旨,以“优质服务、优美环境、人性化管理、低廉收费”的服务理念,市精神病院在栉风沐雨中前进:内强素质,打造核心队伍,提高医疗水平;外树形象,开展公共服务,克难攻坚推动精神卫生事业的发展。

  白驹过隙,岁月留痕,如今的市精神病院已从当初一个不起眼的小科室发展成为全市唯一的以治疗精神及心理疾病为主的公立专科医院,从荒草丛生、条件简陋的小院发展为建筑面积8800平方米,开放床位250张,年收治住院病人3000人次,年接诊病人20000人次,现住院病人200余人的现代化专科精神病医院。

  筚路蓝缕,市精神病院走出了一条自强不息的兴院强院之路。

  

  

  

  

  

  据了解,目前该院在职职工120人,其中高级职称4人,中级职称31人,26人分别赴北京回龙观医院、北京安定医院、上海精神卫生中心进修深造,28人获得三级以上国家心理咨询师资格,医院拥有了一支技术精湛、医德高尚的专业技术队伍。

  该院下设6个临床科室,开展了对重症精神病、心理疾病、失眠、抑郁、躁狂、青少年心理、戒酒、药物依赖戒毒等多种精神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工作。

  引进了醒脉通治疗仪(MECT)、生物反馈仪、韩式脱瘾仪、脑功能(障碍)治疗仪、眼动测定治疗仪、心理CT等设备。

  对于精神疾病的治疗,医院除了能使用药物治疗外,还能够采用包括催眠疗法、森田疗法、精神分析、认知行为治疗、家庭治疗、内观疗法﹑认知领悟疗法等在内的多种心理治疗方法,对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满足了患者各方面的需求,不仅提高了医疗水平,还受到了患者和家属的好评。

  王业伟还说,目前该院已成为省精神疾病诊疗网络成员单位、省医师协会精神科医师分会常务理事单位、省精神病医院技术协作医院、市精神卫生医疗质量控制中心、市医学会精神病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市心理卫生中心、焦作师专教育心理系大学生教学实习基地、市精神疾病防治技术指导中心、市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定点医院、五城区医保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医院,省卫生厅、省公安厅联合批准的我市唯一开展戒毒、脱瘾业务的医疗机构。

  与此同时,经市残联推荐,市精神病院还荣获了“九五”期间、“十五”期间全省“扶残助残先进集体”,“十一五”期间的“残疾人之家”荣誉称号。

  市残联还指定该院为全市精神(智力)残疾鉴定定点医院,从2000年开始负责全市精神(智力)残疾鉴定任务,目前已鉴定6000余人次;承担精残人员的每人400元的门诊救助和每人3600元的住院救助项目的实施。

  市精神病院还在全市建立了市、县、乡三级精防网络,建立了精防康复站200余个,形成了遍布全市的精神病防治康复体系。

  “这些工作,这些成就,以前都是听都没有听说过的。”市民代表刘国利看了幻灯片后感慨颇多:“我以前根本就没有想到焦作会有这么好的精神病专业医院!”

  

  

  

  

  

  看完幻灯片后,市民代表在王业伟的带领下,实地参观了医院的各个病区,市民的疑虑在参观中变得更淡、更朦胧,最终被彻底消去。

  心理治疗室里,十四五名患者正围成几桌下象棋,他们或亲自角逐,或观棋不语,而一位擅长书写的患者看到市民代表前来参观,为了表示欢迎,还当场挥毫泼墨写下了《冬天来了,春天还会遥远吗?》。

  在精神男科病区,患者们在同样患有心理疾病的大队长的指挥下合唱起了歌曲《歌唱祖国》,声音铿锵而洪亮,根本听不出与正常人的合唱有何不同……

  所见所闻让市民代表惊诧不已。市民代表吕行说:“这里没有想象中的喧闹,也没有传说中神情怪异、举止失常的病人,倒是有几分清净,还有举止文雅、能歌善舞的疗养者,原来精神病院是这样的,一点儿都不可怕。”

  市民的话语,让王业伟若有所思。他说,其实精神病院根本不像电影《飞越疯人院》里演绎的那样可怕,它就是一所救死扶伤的医院,一所帮助心理疾病的人释放心理压力的专科医院而已。从医学角度来说,它的主要业务范围就是收治焦虑、抑郁、失眠、恐惧、强迫、疑病症患者,无明显原因的躯体疼痛、青少年情绪问题、躯体疾病所致的心理问题的病人,可以通过心理治疗、音乐治疗、森田疗法、催眠治疗等配合药物治疗,开启他们的心灵窗户,让他们在科学的治疗中恢复健康。

  为了给患者营造一个温馨的康复治疗环境,近年来,医院还投入数万元资金“武装”了康复病区,病区设有健身房、棋盘室、书画室、音乐治疗室、舞蹈室、戏剧室、体疗室、计算机室、手工治疗室、编织室10个娱乐活动室,为长期住院的病人回归社会提供了康复服务。

  参观中,市民代表还发现,站在医院病房楼北望,到处都是茂密的树木。这就是与市精神病院一墙之隔的森林公园。

  “这个条件对精神病人恢复健康十分有利。”王业伟说,医院后门可通森林公园,他们还准备利用森林公园的天然资源拓展治疗活动空间,为住院患者营造开放式、社会化的康复管理模式,让他们早日康复出院。

  

  

  

  

  

  医者仁心,深情一片系患者;无尽大爱,高瞻远瞩谋发展。

  正如文章开头所说的那样,市精神病院的成立,填补了我市精神卫生事业的空白,它的存在和发展,也必将为我市精神卫生事业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2010年,在国家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中,将重症精神病的管理纳入到了9项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范围,免费向市民提供。

  作为我市唯一一所具有一定规模的集精神疾病预防、治疗、康复、教学、培训为一体的公立专科医院,市精神病院勇当先锋,于当年专门成立了专业技术指导机构,在市卫生局的指导下,承担起了对全市社区重性精神病人的复核诊断、康复管理及业务指导任务。

  在具体的执行中,市精神病院在原有市、县、乡三级200个精防网络康复站的基础上,按照现有的地方机构设置和卫生机构设置,建立和健全了基层三级精神病社区管理网络。

  以解放区作为全市重性精神病管理示范城区,率先建立了重性精神疾病防治康复网络体系,成立了重性精神疾病社区管理康复技术指导小组。

  在市卫生局和市医学会的大力支持下,承办了“焦作市重性精神疾病社区专干管理培训班”,特邀广东精神卫生研究所﹑河南省精神病院专家前来授课,对社区精防专干进行了系统培训。

  该院还安排6个临床科室分别对支持解放辖区的12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技术指导,帮助社区解决精神(心理)卫生专业领域的常见病症及建档过程中的技术问题。

  每周定期派出8名科主任和1名主任医师在12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定期坐诊和巡诊,给予社区专干技术指导。

  ……

  “今后,市精神病院还将一如既往地为我市精神卫生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王业伟说,下一步他们将考虑建立一支专群结合的精神卫生队伍,健全重性精神病人社区综合防治和肇事肇祸监管的有效机制。让专科医生和社区医生走进患者家门,为病人提供医疗、免费药物、免费体检、随访、康复训练等服务。同时,努力将成熟的经验在全市推广,让更多的精神病患者享受到优质的服务,让他们尽早康复。

  焦作市精神病院,开启心灵之窗,引航焦作精神卫生事业发展!

  市民代表向医护人员进行心理咨询。

  医院优质的服务让市民代表啧啧称赞。

  患者书写了《市民看医院》作品奉献给市民代表。

  心理CT问答吸引了市民代表的目光。

  焦作市精神病院党支部书记王业伟向大家介绍医院情况。

  病人获得新生 表现惊人才华

  笔墨恣肆的书法作品、精致美观的花篮,市民在该医院心理治疗活动室看到的这些令人啧啧称赞的精美艺术品,都是出自该院的精神病患者。“晓山(化名),来给大家现场表演一下书法。”该院四病区护士长张海枝说。一位叫晓山的患者立马答应,并拿来笔墨纸砚写出了《市民看医院》几个字,获得了市民热烈掌声。记者在活动室里看到,晓山的书法真不少,他的书法作品包括毛主席的《七律·长征》、雪莱的名句《冬天已经到了,春天还会远吗?》。

  张海枝说:“我们这里还有具有明星范儿的歌唱家呢。”她随即带领市民观察团来到另一个活动室见到该院的“歌唱明星”晓文(化名)。名牌大学毕业的晓文,因婚姻屡遭不幸精神上出现障碍。他来到该院后,经过积极治疗病情得到好转,并表现出惊人的音乐才华。上周六,晓文和病友们一起为市民观察团表演了《打靶归来》,还独唱了一首日文歌曲,美妙的歌声惹人沉醉。

  张海枝说:“患者的病情渐渐稳定后,我们会为他们重回社会做思想工作,建立他们的自信心。”

  心理测评受青睐 精神病范畴很广

  快节奏的现代社会让人们脆弱的心灵承受生命无法承受之重,不少人患上了心理“亚健康”。“你抑郁了吗?”、“你幸福了吗?”已成为当今社会流行语。

  上周六,在该院心理科,能进行抑郁自评量表受到市民欢迎,市民们争先恐后地进行抑郁测试,真是你方测罢我登场。市民们还参观了该院心理治疗室等,看到先进的心理CT、醒脉通多功能NECT等先进的医疗设备,市民感受到了心理疏导、音乐疗法等先进的治疗手段。

  一名市民说,过去总以为精神病医院等同于吓人的疯人院,原来根本不是,失眠、抑郁、躁狂、酒精和药物依赖都属于精神病范畴。参观精神病院,算是科普了一下。健康包括身体健康和精神健康,心理出了问题,不能不当回事,因为它的危害性更大。在该院,有这么专业的医生和先进设备,对心理疾病也就不那么恐慌了。

  俩大娘抢着夸医院 服务获得交口称赞

  张海枝说:“在和病人交往中,我们也和病人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在看医院过程中,市民都反映情况确实如此,该院的服务得到了病人的交口称赞。”

  当这里的主治医师、心理咨询师孔祥铎正向市民介绍情况时,这里的病友吴大妈(化姓)一直在旁边倾听着,听完孔医生的介绍后,吴大妈说:“真格的,我的病就是在这里治愈的。”吴大妈说,过去不知为啥,她就是每天心情不好、吃不好饭、睡不好觉,找了好多医院,就是治不好。来到这里后,很快心就不烦了,能睡、能吃了,她的家人也都放心了。

  在该院康复科,一位刘大妈(化姓)也是追着记者要表扬表扬这里的好医生、好护士。该院的一把手王业伟说:“能得到病人的称赞,是我们最幸福的事。”

  市民感言: ……………………………………………

  市民刘先生:过去对精神病人有偏见,来到这所医院后纠正了我的偏见。在这里我学到了不少知识,过去总以为身体哪不舒服一定是得了器质性疾病,现在才知道有时可能是精神上得了病而反映在身体上了。

  市民郑先生:现在,患有精神疾患的人越来越多,我就见过很多例子。但不少患者却不愿意来精神病院看病,不敢承认也不愿让别人知道自己患病,最后错过了最佳治疗时间。现在,市精神病院进入社区甚至上门服务,这样做很好,容易让患者接受,这些服务举措应大力宣传,让更多的人知道。

  市民郝女士:这次参观让我惊叹。我惊叹医院环境好,医院和森林公园只有一墙之隔,简直就是在天然氧吧中;我惊叹医患关系这么好;我惊叹病人这么富有才华。

  市民徐女士:现在心理咨询师考证很热,许多非专业人士通过考试也能拿到这个证了。但通过参观该院,发现具有专业的底蕴更深厚些。他们身居一线,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和良好的知识素养,如果我进行心理咨询,会首选这里的医生。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山阳路56号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3924268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