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最’字要求我们要拉高标杆,瞄准更高的目标做出更大的贡献。沁北产业集聚区是我市发展工业经济的主平台,下一步我们将围绕两大主导产业,积极招商引资,壮大产业规模,提升发展水平,完善产业服务体系,构建科学发展模式,积极推进产业升级步伐。”牛中英说。
今年该产业集聚区重点建设项目85个,总投资330.3亿元。投资在亿元以上项目33个,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7个,投资20亿元以上项目(企业)2个,区内项目全部建成后可实现销售收入221亿元,实现利税36.6亿元。截止目前完成投资40.6亿元,开发面积达8.2平方公里;实现销售收入170亿元,同比增长31.6%;税收2.3亿元,同比增长29%,产业集聚度显著提高,整体竞争能力明显提升,呈现出了良好的发展势头。
按照“四集一转”的工作要求,围绕“创建全省一流产业集聚区,打造全国知名产业,培育超百亿企业群体”的战略目标,着力推进“8315”工程,即:全年力争完成投资80亿元,实现营业收入300亿元,积极推进10大基础工程。确保综合经济指标跻身全省前5。
围绕集聚区能源化工、有色金属及加工两大主导产业,以“竞争力最强,成长性最好,关联度最高”的原则,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和投资导向,瞄准新能源、精细化工等新兴、朝阳产业进行招商引资,将优质元素引入集聚区,延长产业链条和产业配套。目前,该集聚区谋划包装了100个高成长性、高科技、全局性项目,全力培育基地型、龙头型项目和产业链条上的关键节点项目。截止目前,有色金属及加工产业完成销售收入58.3亿元,占集聚区总量的34%;能源化工产业完成销售收入80.5亿元,占集聚区总量的47%,集聚区产业集群发展水平明显提升。
今年计划投资10亿元,重点抓好产业集聚区道路、燃气、供排水以及其它配套服务设施建设,不断提升产业集聚区发展水平和承载能力。2011年新建续建的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设施的项目有10个,项目总投资超10亿元,目前完成投资5.6亿元。
2011年,集聚区新入驻企业(项目)要达到20个以上,累计开发面积达10平方公里(新增2.8平方公里),完成税收6亿元,就业人数突破4万人。邱明媚
“上半年招商引资、外贸进出口等工作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党代会的召开,又进一步明确目标、鼓舞士气,我们要努力实现提前、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尚维君说。
元至五月份,全市共有42个项目开工建设,其中亿元项目7个,项目总投资额62.1亿元,拟利用外资58.5亿元。全市到位焦作市外资金32亿元,同比增长34.8%。其中省外境内资金16.6亿元,同比增长58.2%。合同利用外资9800万美元,占目标的445.3%,实际利用外资4590万美元,占目标的91.8%。
全市外贸出口总额2526万美元,同比增长35.3%;共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2.5亿元,同比增长18.9%。
实际到位省外资金、合同利用外资、实际利用外资均居焦作各县市之首,在全省处于领先地位。
“作为全市招商引资工作的组织者和实施者,下半年围绕八大产业,重点加强项目洽谈服务跟踪力度。”尚维君介绍。重点做好中电投投资80亿元的2×100万千瓦机组、河南建业集团投资50亿元的神农山景区综合开发的跟踪服务,并积极与客商接触洽谈,推进香港晨宇投资有限公司投资9800万美元的植物纤维一期项目、温州客商投资2亿元的汽车、摩托车配件项目、投资1亿元的真空辊、真空网笼项目以及四方物流等三产项目的落地、开建。
作为光电产业组办公室所在地,商务局围绕LED产业重点谋划了支架、电镀等项目,目前项目的环评、选址等工作有序推进。就LED驱动电源项目,与美籍华人投资商深入交流,确立了先成立研发机构再投入生产的思路,目前该项目已进入实质性阶段。
其次要积极参加经贸洽谈会,通过第六届中博会、9.8厦洽会等平台,广泛接触客商,招大引强。
再次,上半年为华轩、文山等5家企业办理了“自主进出口经营许可证”,以此为切入点,积极培育外贸主体。同时,做好内贸工作,完善万村千乡市场工程配套设施,扩大联采联购规模;推进家电下乡工作,增强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
最后,加强商务行政综合执法,加大煤炭市场稽查,规范生猪、畜禽屠宰管理,强化酒类管理,完善商务市场秩序。
此外还要加大目标考核力度,对各乡镇办事处及市直单位的招商引资情况跟踪督查,不断完善招商引资工作推进机制,掀起全市招商引资新高潮。邱明媚
“党代会的报告定位科学,指导性强,振奋人心、催人奋进。我们要在已取得的成绩上,进一步理思路、精谋划、重创新,凝心聚力瞄准更新更高的目标。”张焦说。
元至5月份,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92家,工业增加值完成59.1亿元,同比增长20.1%,超出任务2.1个百分点。主营业务收入235.4亿元,同比增长37.4%;利税总额完成37.4亿元,同比增加18.5%,纳税超千万元企业9家,工业经济运行质量进一步向好。
“结合今后五年的工作目标和今年下半年的工作任务,我们要转变职能,在企业服务上变被动为主动,一企一策,结合产业政策和项目建设情况指导、引导企业搞好产业对接和产品开发,将企业做强做大,产品上档升级,让新型产业更具支撑力,让优势产业更具带动力。”张焦说。
扎实推进项目建设。重点围绕广东兴发10万吨高档铝型材和幕墙公司200万平方米幕墙门窗等项目跟踪服务,确保项目早日竣工投产;同时督促神火集团与中电投发电机组项目以及沁澳公司与广东兴发铝型材、幕墙门窗项目加快合资合作步伐,进一步完善我市煤—电—铝—铝的深加工产业链,力促我市电解铝行业节能减排和经济效益提升,助推我市铝及铝精深加工规模和水平走在河南省前列。
目前,兴发铝型材项目主体厂房建设已经结束,正在进行水、电、气管网路线等地下基础工程,有望在8月份安装设备,10月份投入试生产。幕墙门窗的地质勘探、证照办理等前期工程已经全部结束,为项目开工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组织发展前景好、带动性强的优秀企业组成招商小分队,到发达地区,结合装备制造、汽车及零部件、有色金属加工、现代化工、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积极承接产业转移。
招财引智引向深入。在我市鸿丰等2家小额贷款公司的基础上,加强信用担保机构和小额贷款公司监管工作,申报我市第3家小额贷款公司,多渠道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同时实施“136”企业家培训计划(即1年培训3批次600人次)和“人才引进”计划,到相关专业培训机构和清华、北大等高校主动对接国内外企业管理新理论、新方法、新经验,切实提高企业家综合素质。
严格淘汰落后产能。向上申报淘汰落后产能企业12家,已有10家通过省审评。同时积极开展关闭小企业工作,目前组织申报关闭6家小企业,已有5家经过省批准。邱明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