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专版 上一版3  4下一版
公安交管铸辉煌 大道如歌写华章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2011年7月18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公安交管铸辉煌 大道如歌写华章

  省公安厅副厅长王德周(前右三)莅临我市检查指导公安交通管理工作。
  省公安交警总队总队长张益民(右二)深入我市驾驶员警示教育基地指导工作。
  副市长、市公安局党委书记、局长丁保东(左四)在市公安局党委副书记、副局长张保(左一),市公安局党委委员、副局长宋新明(左二),市公安局党委委员、交警支队支队长石洪波(右一),交警支队政委王业平(左三)的陪同下深入公安交通管理一线调研。
  市公安局党委副书记、副局长张保慰问一线交通民警。
  市公安局党委委员、交警支队支队长石洪波深入公安交通管理一线调研。
  市公安交警支队车管所为残疾人办理驾驶证开辟绿色通道。
  公安交警深入客运场站开展宣传,增强广大驾驶员的文明交通意识。
  市公安交警部门在全市所有客运车辆上粘贴文明驾驶车贴,预防交通事故的发生。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消除事故隐患,建设畅通城市;牢铸忠诚警魂,打造文明交通;加强警民联系,创新便民服务……市公安交警支队在上级公安机关和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以全面推进等级化管理工作为动力,多措并举抓队伍,一心一意谋发展,消除了隐患,保障了安全,促进了畅通,赢得了民心,公安交管工作也硕果累累。全省公安机关预防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深化道路客运隐患整治专项行动工作推进会在焦召开之际,市公安交警支队用汗水和拼搏换来的是沉甸甸的荣誉,也是一份份让群众满意的答卷。

拼搏成就荣誉

答卷赢得民心

  忆往昔,辉煌岁月。刚刚过去的2010年,市公安交管部门以如椽巨笔描绘交通管理,留给了我们无法抹去的精彩记忆,也在红绿灯前留下了一份份民心答卷——

  2010年,市公安交警支队连续第六年被省公安厅评为全省公安交通管理工作先进单位,还被评为省级文明单位、全省预防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集中整治工作先进单位、全省实施文明交通行动计划先进单位、全省交通管理信息调研先进单位、全省交通管理科技信息化建设与应用先进单位、全省公安机关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先进单位,有107人次受到国家、省、市表彰。

  奖牌值得铭记,数据彰显成绩——

  2010年,交通事故死亡人数下降。全年道路交通事故与2009年相比,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受伤人数分别下降13.24%、13.98%、21.67%。全市共发生逃逸事故16起,案件全部侦破,侦破率达100%。

  成绩只能留给记忆,辉煌也只能让群众去品读。如何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则是市公安交警支队领导班子给自己定下的新目标。

  扎实推进工作

  半年再创辉煌

  在今年年初的全市公安交通管理工作会议上,按照省公安厅、省公安交警总队和市公安局党委的要求,市公安局党委委员、交警支队支队长石洪波就全年的公安交通管理工作明确提出:一是深化源头管理,切实把好预防事故关口。通过加大责任追究力度、严把驾驶人考试关、抓好机动车检测工作等措施,夯实事故预防基础,切实把好事故预防关口。二是切实抓好文明交通行动计划,提升全社会文明出行素养。紧紧围绕“六个创建”和“六个抓好”,通过强化部门联动、强化宣传教育、强化路面管控工作、提高服务群众水平,推动全社会文明参与交通。三是持续开展突出交通违法行为专项整治,维护良好交通秩序。以开展酒驾专项整治为契机,用足、用好法律武器,依法严厉查处客车超员、超速行驶及农用车违法载人等交通违法行为,减少重特大交通事故隐患。四是集中开展交通肇事逃逸案件侦破行动,维护社会公平正义。通过落实领导包案责任制、加强多警种配合、加强宣传发动、严格落实奖惩措施等,切实加大对交通肇事逃逸案件的侦破力度,震慑犯罪分子,维护受害者的合法权益。五是扎实搞好城市“畅通工程”,推动城市道路交通管理水平上台阶。以深化城市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应用成果为契机,完善城市道路交通设施,依法查处影响城市道路安全的交通违法行为,全面改善市区交通秩序和交通面貌,进一步提升城市形象和城市品位。六是加强执法规范化建设,全面提升交警部门综合素质和群众满意度。通过加强执法主体建设、强化执法监督、推进执法信息化建设等,打造一支政治过硬、业务精通、作风优良、纪律严明的公安交警队伍。

  有领导班子的身先士卒,有作风过硬的民警脚踏实地,2011年上半年,城市公安交通管理工作又开始展现精彩的瞬间——“发扬传统、坚定信念、执法为民”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稳步开展,文明交通计划卓有成效,文明交通示范公路创建工作有声有色,严查酒驾频出重拳,道路客运隐患整治效果明显,“护卫天使”行动深得民心。

  尤其是在2011年深化和拓展道路客运隐患整治、加强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预防工作中,市公安交警支队建立防范机制,落实管控措施,取得了今年年初以来全市客运车辆交通事故“零发生”、一次死亡三人以上的特大交通事故“零发案”的阶段性成果。

  防治之间促畅通

  管控结合保安全

  千里之行,慎于足下,慎于轮下。而慎之关键,恰恰在“防”。

  对于客运隐患整治工作,我市各级党委、政府给予高度重视。副市长、市公安局党委书记、局长丁保东多次听取工作汇报,召开道路交通安全联席会议,研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市政府还专门出台了《焦作市道路交通安全防范责任制管理办法》,为深化客车隐患整治提供了“防”的机制保障。

  在具体工作中,全市各级公安交警部门均成立了源头化管理办公室,将预防关口前移。一是按照运输企业“一车一档,一人一档”的要求,将全市1245台客运车辆、1547名客运驾驶人纳入源头管理。二是对出站车辆进行检查,杜绝隐患车辆上路。三是认真落实“四见面”(即见机动车、见驾驶人、见客运企业法人代表、见客运企业安全管理责任人)措施,切实加强对客运驾驶人的安全教育。四是督促客运车辆安装行驶记录仪和GPS定位系统。目前,全市1245台客运车辆全部安装行驶记录仪,810台客运车辆安装GPS定位系统,实现了对客运车辆的动态管理。五是定期对客运车辆、驾驶人的违法信息及事故发生情况进行清理排查,并逐一登记造册,通报所属客运企业,抄告运管部门。今年年初以来,市公安交警支队共向客运企业通报客车违法650台次、客车驾驶人违法249人次,向运管部门抄告客车严重违法48台次、客车驾驶人违法12人次。

  除此之外,根据郑焦晋高速公路落差大、隐患突出的特点,市公安交警支队派民警全天24小时驻扎在山西丹河收费站,为过往省界的大货车、大客车驾驶人发放《高速交警温馨提示卡》,提示行车安全;投资500万元,在公路沿线设置两个降温池、四个紧急避险车位,安装震荡标线,有效提高了车辆安全行车系数。

  鉴于山区旅游道路坡陡弯急的情况,市公安交警支队在急弯、陡坡、临水、临崖等路段增设限速标志30个、警示标志81个,施划减速标线400米,设置减速带200米,并在郑常路、常付路设置防撞墙18000米,在青南路、西双路设置波形防护栏17300米,确保行车安全。

  好钢靠锻打,安全要严抓。“防”字是基础,“治”字是关键。今年年初以来,为力保客运安全,遏制重特大交通事故发生,市公安交警支队“严”字当头,频频向交通违法行为“亮剑”——

  一是依托全市7个交通安全检查服务站和市区7个出租车出城登记站,对7座以上客运车辆和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严格做到“六必查”(即承载人数必查、驾驶时间必查、驾驶资格必查、车辆审验必查、车辆安全设施必查、车辆轮胎磨损状态必查);二是科学安排警力,组织民警携带酒精测试仪等科技设备,将定点执勤和巡逻纠违相结合,以客运班线集中路段和交通事故多发路段为重点,不断加大巡逻管控力度,严查客运车辆交通违法行为;三是对涉及客车的交通违法行为,坚持依法顶格处罚,任何人不得变更条款,降低处罚幅度。据统计,此项行动开展以来,全市共查处客车超员78起、客车超速426起、客运驾驶人疲劳驾驶10起、其他违法行为2296起,吊销或暂扣机动车驾驶证12本。严格的查处行动,也为半年多来交通事故“零发生”、一次死亡三人以上的特大交通事故“零发案”阶段性成果的取得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防”一“治”之间,则是道路的畅通、群众的安全和城市的有序。而能“防”能“治”的基础,则是因为市公安交警支队“治”出了一支能拿得出、打得赢、靠得住的“铁军”。

  牢铸忠诚警魂

  打造交警铁军

  强将手下无弱兵。在市公安局党委委员、交警支队支队长石洪波和政委王业平的带领下,支队班子成员群策群力想工作,一心一意谋发展,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团结协作,身先士卒,以落实全省公安交警队伍建设工作会议精神为契机,从严治警,治出了一支驻守在公安交管岗位上的“铁军”。

  市公安交警支队以贯彻全省公安交警队伍建设工作会议和“清网行动”会议精神为契机,明确工作任务,细化各项工作,深刻领会精神;严格落实相关工作条例和规章制度,全面加强队伍建设;果断决策,迅速行动,纠错整风,全面加强作风建设;加大培训教育力度,树立先进典型,全面提升民警思想理论水平和综合素质。

  此外,市公安交警支队还将开展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与创先争优、“大走访”开门评警、警营开放日活动,与深入推进“三项重点工作”、“三项建设”有机结合起来,确保主题教育实践活动落到实处、取得实效;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借助“大走访”、六次警营开放日等活动,面对面与群众沟通交流,征求群众对交警队伍建设的意见和建议,塑造了队伍形象,赢得了群众口碑, 也为公安交管工作的全面“开花”创造了条件;借“发扬传统、坚定信念、执法为民”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的东风,强化队伍建设,牢铸“忠诚警魂”,造就了一支政治坚定、素质过硬、业务精通、作风优良的交警队伍。

  领导的率先垂范是一面镜子,典型的宣传带动也是一面镜子,当这面镜子将榜样的力量映照进每一位民警心中的时候,公安交管工作更加熠熠生辉——

  各项工作显成效

  消除了隐患,治理了违规,打造了队伍,保障了畅通……通过一系列扎实有效的举措,我市上半年的公安交管工作已是硕果盈枝——

  严查酒驾收成效 为认真贯彻《刑法修正案(八)》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的决定,维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市公安交警支队组织全市交警,以整治酒驾违法为重点,集中开展交通违法专项整治。据统计,此项行动开展以来,全市交警部门共出动警力4780人次、警车420辆次,查处各类交通违法行为13218余起,其中酒后驾驶610起,包括饮酒驾驶515起、醉酒驾驶95起,让“开车不喝酒、喝酒不开车”的理念深入人心。

  文明交通有行动 全国文明交通计划行动进入第二年,市公安交警支队联合有关部门,积极组织“六个一”交通安全宣传活动,即集中刊播一批文明交通公益广告、组织交通安全志愿者上街开展一次文明出行劝导活动,印制一套文明交通宣传单和手册发至交通参与者,组织一次文明交通文艺节目演出,选聘一批文明交通形象大使、交通安全宣传员、交通安全志愿者进学校、进企业、进社区、进单位开展上门宣传,选取一批典型交通违法行为和不文明现象视频资料在电视、报刊上进行播报。同时,市公安交警支队联合有关部门深入开展“六个创建”活动,即开展“文明交通示范单位、村镇、社区”创建活动,开展“文明交通示范学校”创建活动,开展“文明驾驶员”评选活动,开展“文明交通运输企业”创建活动,开展“规范城市交通设施”创建活动,开展“文明交通示范公路、示范岗”创建活动,力促文明交通计划深入人心。

  示范公路稳创建 为进一步改善公路交通秩序,保障公路安全畅通,市公安交警支队根据上级部署,积极开展文明交通示范公路创建活动。围绕文明交通示范公路“依法行车、执法规范、交通安全、设施完善、保障到位、台账健全”的工作标准,全市公安交警创新工作理念,深化工作措施,通过狠抓各项措施落实、提供高效管理服务,推动了创建活动的深入、稳步开展。

  车驾管业务更便民 在车驾管业务方面,市公安交警支队车管所通过开辟绿色通道,解决了残疾人办理车驾管业务的难题;通过向六县市公安交警大队车管所实施业务延伸,解决了边远群众办事难的问题;通过向13家汽车销售4S店延伸国家免检车辆的注册登记业务,确保群众购车后,足不出店就可以办理注册登记业务;通过开展上门服务,解决了群众检车难的问题;通过设置车驾管业务服务站,解决了市区群众办理驾驶证补证、换证、审验和机动车行驶证补证业务难的问题;通过“流动车管所”深入广场、商场和社区,解决了上班族办理车驾管业务难的问题;通过建立网上交流系统,解决了群众咨询难的问题。同时,市公安交警支队车管所投资3万元,在互联网上开设了车管所专用域名网页,各驾校不用到车管所就可以为考生办理考试预约业务,群众足不出户就可以在网上办理机动车和驾驶证信息查询、交通违法信息查询业务。

  交警的汗水挥洒在斑马线上,挥洒在红绿灯前,挥洒在一组组充盈着安全感的数据上,将安全感留在了群众心里。因为正是有了他们的努力拼搏和开拓创新,城市才愈加畅通无阻,群众的出行才倍加安全。

  本报记者 冯新瑞 本报通讯员 于 强

  (本版照片均为于强摄)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山阳路56号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3924268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