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版:焦作青年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图片新闻
党和共青团
推动两岸关系未来发展归根到底要靠青年
出征
六首新歌推荐给全国少年儿童
中国青年,在网络中重塑自我
青少年暑期“快乐体验行”
第二周活动安排
82.3%的人感觉社会毁约现象普遍
导 读
一周青年汇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1年7月18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82.3%的人感觉社会毁约现象普遍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近日,一家招聘网站的一项调查发现,16%的大学毕业生有过毁约经历。其实,不光在求职中,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毁约现象都屡见不鲜:签订的合同不遵守,说过的话矢口否认,答应的事做不到……

  上周,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民意调查网和新浪网,对1128人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82.3%的受访者感觉当今社会毁约现象普遍,其中33.1%的人表示“非常普遍”。

  中国政法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研究所教授郭世佑告诉记者,由于当前就业难,毕业生通常在大四第一学期就开始找工作,而研究生考试和公务员考试的录取结果,却要在第二年的四五月后公布。另一方面,毕业生刚开始找到的工作不一定适合自己,很多毕业生怕错失机会,都愿意先抓一个保底。

  虽然郭世佑认为大学毕业生的毁约行为可以理解,但他不支持社会上越来越多的毁约现象。他认为,毁约现象增多会破坏整个社会的诚信环境,亟待引起重视。

  北京律师协会合同法专业委员会主任刘守豹认为,当前毁约现象越来越多,主要是因为人们不认为信守合同是一件神圣的事情,从思想上对订立合同就不慎重、不严肃。比如一些毕业生为就业而签约,没有考虑到该岗位是否与自己的兴趣和专业相符。也很少有人顾及,自己的毁约行为很可能打乱用人单位的招聘计划和业务规划,造成人力资源浪费。这种违约行为,目前没有部门加以记录,更使得违约者不必担心违约记录会影响下一份工作合同。

  为什么毁约现象屡见不鲜?本次调查中,77.1%的受访者首选“法制不完善,毁约成本低”,68.4%的受访者认为原因是“个人追求利益最大化,漠视其他东西”,68.3%的人觉得是“社会普遍缺乏契约意识”,62%的人将原因归结为“社会信用体系不完善”,50.2%的人选择“毁约不会受到道德谴责”。

  (据中青网)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山阳路56号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3924268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