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声、会意字。
金文:“静”,吴大澂氏以为“不争也,从争、从清省,古争从,上以爪按其力,下以手承之,象三人相争形。”
小篆:“静”,从青,静声,本意作“审”解,(见《说文解字》许慎著)乃详明得宜之意;青,草木初生色,为明审可见者,故从青。又以争本作“引”解,为引以入己意;审在引己意以为衡断,故静从争声。
静的本意是不争,不争则能“知足常乐”。不争意味着不贪求名利,顺守自然。“有求皆苦,无欲则刚”,如果能不争,心就能静,静是一种安详平和,是一份怡然自得。我们常说:“生活中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当我们心平气和,静心感受身边所拥有的一切时,就会不断地发现生活的美,而不会有“身在福中不知福”的遗憾,懂得珍惜,幸福也就会来到您的身边,所以古人说:“静居则安。”
身要动,心要静,这是延年益寿的妙诀。健康强壮的体魄,离不开运动,经常锻炼身体才能促进血液循环,才能改善组织器官的功能,所以“知者动,仁者静”。安逸不是静,而只能使人走向堕落。所以说:“身之修养主乎动,心之修养主乎静。”在人生来说,心静身动才能使身心健康,身心舒畅。
家庭的和乐,也需要“静”字来成就。如果平心静气对待一切人事,就不会偏执,不会走向极端,不会无缘无故闹得脸红脖子粗。将心气静下来,“行有不得,反求诸己”,便会多为他人着想,互相之间多一点关爱,家庭自自然然便会和乐安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