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中国·世界·焦煤视窗 上一版3  4下一版
胡锦涛同南非总统祖马通电话
美国载人航天前途充满争议
图片新闻
“安全看点”受青睐
强力推进精细化管理
抓党风廉政建设要不遗余力
未出现中小企业倒闭潮
莫斯科一园艺市场
因电线短路1人受伤
河南今年已开工保障性住房
超过20万套
延伸阅读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1年7月22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闻分析
美国载人航天前途充满争议
新华社记者 任海军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随着“阿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21日落地,美国的航天飞机计划终于“寿终正寝”。在“后航天飞机时代”美国载人航天何去何从?在这个时候,围绕美国总统奥巴马去年公布的新太空战略的争论再次浮出水面。

  其实,早在2003年“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失事后,美国就已着手准备“后航天飞机时代”。根据时任总统布什制定的太空政策,美国航天局出台了“星座计划”,力图研制新的飞船使美国宇航员重返月球,在月球建立“长期有人驻守的基地”,此后登陆火星。

  然而,奥巴马上台后很快决定放弃“星座计划”,转而希望美国航天局在2025年后能将宇航员运送至小行星等低地轨道以外的天体,到本世纪30年代中期将宇航员送至火星轨道。

  奥巴马的航天计划激起了尖锐的争论。批评人士认为,美国载人航天目前步履蹒跚,航天局虽有很多计划但多停留在纸面,目前没有开发出新型运载火箭,除了购买俄罗斯载人飞船的“船票”外,近期也没有运送宇航员前往太空的计划。

  登月第一人尼尔·阿姆斯特朗更是直言,如果美国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不具备近地轨道运载能力及地球之外的载人探测能力,将从航天领域领导者降格为太空探索的二流或三流国家。这一观点在宇航员和航天科技人员中不乏共鸣。

  但美国航天局辩解说,美国载人航天的一切活动都在按计划进行,私营企业将很快开发出运送宇航员前往空间站的“太空巴士”,美国也在研制新型大推力火箭,奥巴马已为航天局指明了目的地——近地小行星,尽管他未确定是哪一颗近地小行星。

  美航天局副局长洛里·加弗认为,批评人士没有意识到奥巴马上台时美国载人航天项目的窘境,“我们将它从悬崖边拉了回来”。

  或许是为了进一步解疑释惑,本月初,美航天局局长博尔登在国家新闻俱乐部举办了一场以航天局未来为主题的演说。他说:“美国在太空的领导权仍将持续至少半个世纪,因为我们已经打下了成功的基础。”他还强调,美国对到达载人航天的新目的地“雄心勃勃”,关键问题“并非是否进行载人航天,而是通过何种方式实现”。

  美国航天局5月底披露了研制新式航天器的计划。该航天器名为“多用途载人航天器”,大致以“星座计划”中的“奥赖恩”飞船为基础建造,外形呈锥体,可让4名宇航员在里面生活21天,其安全性是航天飞机的10倍。航天局希望,将来可以用它把宇航员送到遥远的太空,最终送往火星。

  虽然有航天局高官的乐观预言和新公布的计划,但对于美国载人航天的前景,迷茫情绪始终挥之不去。主流媒体对此表达了疑惑。《华盛顿邮报》说,在美国载人航天前途的种种不确定因素里,唯一确定的事情是裁员——随着航天飞机退役,美国航天局的大批承包商将削减工作岗位,宇航员和技术人员队伍也都可能面临裁员。

  (新华社华盛顿7月21日电)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山阳路56号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3924268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