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长选老婆生日为急救车牌号
乔迁宴请350人送礼
本报讯 (记者 徐庶) 医院的120急救车去上户,院长竟将老婆的生日选作为车牌号,并声称“有特殊纪念意义”。昨天,云阳县卫生局透露,涉嫌公车私用、摆宴收礼、报假账的原人和卫生院院长王善培目前已被降职。
老婆生日作车牌
公车私用
7月初,有市民举报,云阳县人和卫生院有一辆“特殊”的急救车,之所以说它特殊,是因为该车的车牌号渝FF6837中的数字,是院长王善培老婆丁某的生日(1968年3月7日)。
记者赶到云阳调查时,王善培的老婆丁某承认,她的生日确实是1968年3月7日。丁某回忆,丈夫是亲自去万州为该车上的户,他一回家就报喜说“车牌号选了你的生日哟”。
该院职工唐万勇告诉记者,该车是去年10月市卫生局配发给该院作120急救车用的。随后,王院长带上他和职工孙国荣一道去万州上户,院长亲自去选号,拿到车牌时,王院长高兴地说:“专门选这个号有特殊纪念意义,6837是我老婆的生日!”此后,王院长逢人就说,车牌号选得好,正是为了纪念老婆的生日。
“公车从此几乎就成了院长的私车。”该院医生刘兴祥告诉记者,急救车本来该用于运送病人,但截至今年7月初,仅接送病人十余次,大多数时间都是王院长自己私用,耗费了医院8000多元汽油费。
对此,王善培坦承,车牌号是选了老婆的生日,但自己天天坐车出去,也是为了医院活动关系。
请350人喝“乔迁酒”
收礼6万
该院职工还举报,王善培搬新家时大摆宴席,收受红包。
7月16日,记者再次在现场调查得知,今年3月6日,正值周日,王善培乔迁新家,在云阳新县城皇宴酒楼设宴,邀请了当地药商、医院职工和乡村医生前去贺喜。
该院医生刘晓琼说,院长公开办乔迁酒,她也得去,送了200元。医生刘兴祥也证实,很多药老板都来了,当天因自己忙,也不得不委托妻子去送了礼。
王善培告诉记者,他确实是刚装修了一套新房,担心不请客怕别人说自己不耿直,于是就公开请了医院职工去喝酒。王善培自己统计,当天来了350人左右,每桌10人,坐了35桌,其中医院职工去了21人、9个村卫生室去了25个乡村医生,另外还请了一些药商和亲戚朋友。酒宴过后,共收了礼金6万多元。
请客花了2万多元
虚报假账
调查中,有职工反映,王善培装新房时,用电器发票拿到医院报假账。记者看到,该院职工出示的一份“账目单”显示,去年7月6日,该院购置了2台长虹彩电和2台长虹空调。既然是医院报账添置了价值2万多元的彩电空调,可蹊跷的是,医院里根本就没有这些东西,有人怀疑王院长在医院用彩电空调发票报了假账。
云阳县卫生局接报后,随即介入调查,责令王善培将报账物品退回医院。7月17日,王善培将2台彩电和2台空调清退,目前存放在医院里。
昨天,云阳县卫生局党组付书记透露,鉴于王善培公车私用、摆宴收礼、报假账等问题,决定正式免去他的人和卫生院院长职务,调到黄石卫生院任副院长。
为此,新上任的人和卫生院院长向国清说,王善培关于彩电空调报假账一事属实,实际上,那2万多元是王院长平时为了维护关系,在外请客吃饭花了的,无奈只得用家电发票去冲账。现在,王善培吃了哑巴亏,只得自己掏腰包重新买了彩电空调还给医院。向国清还表示,如今,医院职工已民主选举了5名代表,重新成立了院管会,以杜绝公车私用、虚报假账等行为的发生。
老太因琐事起诉离婚
老汉写13页爱情答辩状
(浙江)宁波一对中年才结婚、已一起走过26个春秋的老夫妻,在两人都年近古稀之时,大妈却起诉到法院要求离婚。
刘大伯收到法院传票后,写了一份答辩状,整整写了13张发黄的格子稿纸。
这份对爱与婚姻的执着让法官感动。调解不成后,法院判决:不准许离婚。两位老人也一起离开了法院。
老夫妻因琐事闹离婚
1943年出生的刘大伯和1946年出生的余大妈都是退休工人,家住宁波市海曙区。老夫老妻经常拌口角,脾气也都有些急。
今年五月底,余大妈觉得,这样动不动就争吵,日子实在没法过了,于是, 5月26日,一纸诉状告到海曙法院,要求离婚。
而刘大伯却不答应离婚,他觉得,两人之间的矛盾,还不至于到不可调和的地步,只要能相互理解,多些宽容,还是能一起生活的。
6月8日,收到法院的应诉通知书后,他收拾了一下心绪,开始在已经发黄的一叠格子稿纸上,写起长长的答辩状。
答辩状感人段落不胜枚举
与其说这是一份答辩状,不如说这其实承载着刘大伯对往昔的美好追忆。
答辩状的第一部分,刘大伯写的是“有缘相爱”,详细讲述了他和她在1973年的第一次见面,一直到1983年整整十年后的再次见面,也从那时起,他们开始恋爱。那年,刘已40岁出头,而余也已39岁。
刘大伯提到,恋爱时,余大妈曾向他说明自己因病,可能无法生育小孩。尽管在那个年代,不能生育是一件很难被接受的事,但是两人因真心相爱,还是决定结婚。
可这事遭到了刘的父母反对,因刘在家中是独子,父母无法接受不能生育的余。但刘心意已决,定要娶余为妻,为此他跟家里闹翻了脸,只在喝喜酒那天,刘母和姐来了一次。
经过种种艰辛,1985年,两人最终还是走到了一起,并又共同度过了风风雨雨26载。
刘大伯在答辩状中写的内容,看了让人动容。其中写到:
“婚后不能生孩子,由于恋爱中互相比较喜欢,尤其是我心里开心,想想一辈子没有小孩也无所谓……我们没有小孩也可以享天伦之乐,只要相互关心,相互照顾直到老死,也就够满足了。”
“父母坚决不同意,我说婚姻是自由,只有两人好,我就与他们争吵,这事要我自己决定,哪怕今后不再往来。家里只好答应,在结婚喝喜酒的时候我母亲和阿姐来了一次,从此不再走动来往。”
“她买菜做饭,我帮她洗菜,打杂做下手。二十多年来,岳母住的房间,不管春夏秋冬,几乎每天打扫得干干净净。岳母生病住院,我背上背下,全程服务,岳母称我是好女婿。岳母2009年因病去世。”
法官感动不已为老夫妻送祝福
或许真像电视剧里所言:爱情敌不过细节。
结婚那么多年后,两位老人在生活中摩擦增多,争吵不断。余大妈爱唠叨,刘大伯爱发火,两人的婚姻终于出现危机。
法庭上,海曙法院法官主持了调解,但余大妈似乎心意已决,不同意调解。而刘大伯的心意似乎更坚决:不愿意离婚!
前日海曙法院宣判此案。法院认为,两位老人系自主婚姻,婚姻基础尚好,只是因近年来双方缺乏真诚沟通,未能在日常生活中摆正各自在家庭的位置,导致夫妻关系紧张,但这桩双方处于中年期间缔结的婚姻相当来之不易,今后双方若能加深和及时沟通,相互理解和包容,夫妻感情还未到彻底破裂的程度。
最终,法官依法驳回了余大妈的诉请,判决不准许离婚。
承办此案的法官也注意到一个细节:大热天来开庭的刘大伯,带了两瓶矿泉水,中途休庭时,把其中一瓶递给了余大妈。案子宣判后,两位老人一起离开了法庭。
望着那抹作为背景的夕阳,法官不禁心生感慨,希望两位老人能在判决后继续相互陪伴,彼此多些理解和宽容,成为对方心灵的寄托。正如刘大伯在答辩状结尾所写的:“岁月不饶人,时间过得很快,要珍惜每一天,人生已到70岁,身体逐渐衰弱,你我膝下又无子女,晚年只有互相扶持,相依为命,直至最后离开人世。”(通讯员 李义山 记者 王晨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