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芦凤海
企业要发展,关键在人才,希望在人才。
河南博洋车饰股份有限公司实现倍速发展后,国内外客户纷至沓来,订单与日俱增,企业开足马力仍然不能满足需求。如果扩建厂房,增加人员设备,一是摊子铺得太大,二是时间上来不及。如何在短期内有效解决供需矛盾,实现企业跨越发展,该公司董事长杨贵州为此绞尽脑汁。
2010年10月,企业倍速增长高峰论坛在上海举行。论坛上,一个名叫刘星的人代表中部企业的发言深深打动了杨贵州。刘星何许人也?此人可非等闲之辈。他是中国社会科学院企业管理硕士研究生,高级经济师,高级咨询师,河南省科技咨询专家,中国乡镇企业研究院研究员,国家注册审核员,中小企业品牌建设与资本运作专家,10年来一直扎根基层服务中小企业,成功帮助许多中小企业实现了他们的梦想,在企业管理、品牌营销、企业远景规划等方面眼光独到。
事有凑巧。因为刘星在郑州和洛阳开办有企业管理咨询公司,是省内颇具影响力的联华控股集团高级副总裁,所以两人会后同车同途。精明过人的杨贵州当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一路畅谈,两人甚是投缘,相见恨晚,车到焦作,杨贵州把刘星请到了公司。
听了杨贵州详细介绍情况,并现场观看了企业生产情况,刘星会诊把脉开出一剂良方:实行“哑铃”式经营模式,一头加大技术研发力度,不断开发新产品,一头加强团队建设,构建销售网络,中间加强企业产品标准化的制定和推广,通过一系列措施,实现技术精细化,团队精干化,标准国际化,销售网络化,从而达到做精产品、做强企业、做响品牌、做大产业的目的。
一席长谈,让处于困惑之中的杨贵州茅塞顿开,他盛情邀请刘星留下来,将这一计划付诸实施。
为做精产品,该公司投入400余万元,与中原工学院联手,对八大系列100多个品种的产品进行内在品质和外观上的改进,申报各项技术专利36项。
为做强企业,该公司一方面到河北张家口、辛集等国内皮毛基地寻找合作伙伴,贴牌生产博洋皮毛系列坐垫;一方面在当地以公司加农户的形式扩张规模,辐射周边1万多个农户,不仅有效解决了企业产能不足的问题,而且产生了加盟一户、创富一家、影响一片、造福一方的社会效果。
为做响品牌,该公司一方面设立了30多个省级区域代理,一方面开展网络店铺直销,与慧聪网、阿里巴巴网、中国清真网、中搜网共同创建的中国汽车坐垫门户网站和网上汽车坐垫电子商城,雄踞国内坐垫行业网上商城标王宝座。
为做大产业,该公司将产前、产中、产后纳入一个盘子,统筹考虑。产前备足原料,将不同型号的产品生产指标下达到各个合作伙伴;产中按时间进度,依照严格的企业生产标准回收产品,然后贴牌装箱;产后由销售网络送达客户,实现了产供销一条龙。
短短半年时间,杨贵州在与刘星的共同努力下,成功地打出了一套产品行销、品牌营销和资本运作的组合拳,效果显而易见:河南博洋车饰股份有限公司在不扩建厂房、不增加人员设备、不加大投入的情况下,生产和销售规模翻了几番,在倍速发展的基础上实现了新的跨越。①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