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南充市嘉陵区副区长、公安局局长李强,打算向省公安厅某领导发“买官短信”谋求“区委政法委书记”一职,却群发给了“所有中层干部”,目前已被免职。有嘉陵区纪委官员对此称,李强不是买官,而是向领导“表达了诉求”。
短信误发,意外地衍生出“自我举报”的功能来,不得不说,它跟“微博开房门”灵犀相通——都因信息传递介质误用,惹了横祸,丑事败露,官帽跌落。
当短信发送的阴差阳错,出卖了李强的买官意图,意外式反腐的词典里,无疑在“情妇起义”、“家人灭亲”等之外增添了新词——“短信自揭”。试想,若不是短信发错了,卖官鬻爵的潜规则,依旧顺着“暗箱操作”路径摆弄,恐怕权力勾连再“厚黑”,也只能是天知地知了。在制度性规约乏力的情形下,利益交换,总能裹上“契合程序正义”的画皮。
可耻的不只是买官,还有当地某官员的“精辟解读”:李强不是买官,只是向领导“表达了诉求”。言下之意,买官终归是合理的诉求表述,李强之错,不在于表达内容的非正义,而是表错了对象。将买官说成“诉求表达”,轻描淡写化的说法,令稍有知识者都为之羞赧和愤慨:买官,是哪门子的权利诉求?抑或这般利益诉求,该怎样表达?